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玻璃幕墻作為一種時尚新穎、大氣美觀的外墻裝飾,被建筑行業(yè)普遍采用。玻璃幕墻結構上承載著荷載、抗震的作用,材料上有保溫隔熱、防風、防噪音等多種功能,同時還對建筑物起到外觀裝飾效果。目前,玻璃幕墻的需求越來越高,所以玻璃幕墻施工技術的應用也就越來越廣泛。
外墻清洗
外墻清洗分為吊板方式和擦窗方式。吊板方式是用吊繩、吊板將人吊到工作位置進行清洗。這種型式比較簡單,成本也低,只要工人身體素質好、繩子連接牢固就可以進行。
一般的大樓都可以用這種方式進行清洗,但是這種方式的操作必須使措施到位,否則危險性很大,造成傷亡事故的都是因措施不到位造成的。
玻璃護欄平面裝置關鍵
1、玻璃護欄有必要選用鋼化玻璃或夾膠玻璃,鋼化玻璃厚度不宜小于12mm,玻璃不得與剛性節(jié)點直接觸摸,兩者之間應有彈性資料襯墊,當設計選用兩邊嵌入式玻璃護欄時,玻璃伸入立柱槽口兩邊應各有3mm以上的空隙,空隙用玻璃密封膠填充,玻璃嵌入槽口深度不小于12mm。
2、當護欄以玻璃代替立柱時,玻璃之間宜留出8mm擺布的空隙,玻璃與其他資料相交部位亦應留出8mm擺布的空隙,空隙運用密封膠填充。
3、不接受水平荷載的護欄玻璃應選用公稱厚度不小于5mm的鋼化玻璃或6.38mm的鋼化夾層玻璃,當護欄玻璃低點離一側樓地上高度大于5m時,應選用公稱厚度不小于12.38mm鋼化夾層玻璃。
4、組合護欄中接受水平荷載的玻璃應選用厚度不小于12mm的玻璃或公稱厚度不小于16.76mm鋼化夾層玻璃。當欄板玻璃低點離一側樓地上高度在3m或3m以上、5m或5m以下時,應運用公稱厚度不小于16.76mm鋼化夾層玻璃。當欄板玻璃低點離一側樓地上高度大于5m時,不得運用接受水平荷載的欄板玻璃。
外墻防水補漏做法
對于外墻防水補漏的方法而言,一般主要分為三個步驟,先是續(xù)灌部位與冷接,接著是混凝土的裂縫施工,后是開口部周圍的施工。
1、續(xù)灌部位與冷接
由于無法期待混凝土之間的束縛效果,若遭到小型的地震與混凝土的收縮,接合部位就會切斷,形成容易產生漏雨的情形。我們要根據這種情況,配置好相應的比例的混凝土和墻面漆,利用刷子將外墻刷好。
2、混凝土的裂縫
現場澆置的混凝土,各層都有續(xù)灌接縫或冷接,容易產生蜂窩或充填不良的部分,形成先天的收縮裂縫。尤其是大跨距的墻壁或從墻壁結構向外突出的連續(xù)腰墻,這種情形更為普遍。我們就要根據這個具體情況,進行墻面漆的調稀,利用墻刷將裂縫填充完整。
3、開口部周圍
開口周圍是防水施工上容易形成弱點的部位,在澆置混凝土或采用瓷磚模板預貼工法的場合,只要注意窗臺就可,然而在粉刷裝修或瓷磚后貼的場合,窗戶的周圍就會出現水泥浮狀物或碎屑、空隙、混凝土的頂端為水平或逆向坡度等的情形,將會形成充滿缺點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