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處理:先將銀漿按來源分類,如光伏銀漿、陶瓷銀漿等,避免交叉污染。然后剝離載體材料,如 PET 膜、玻璃基板等,保留銀漿層。接著通過超聲波清洗去除有機溶劑殘留,以便后續(xù)檢測。
檢測計價:采用 “九點取樣法” 取樣,使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儀(ICP - OES)等設備檢測含銀量,回收價通常按照 “回收價 = 實時銀價 × 含銀量 ×98%(行業(yè)平均回收率)- 加工費” 的公式計算。
提純:根據(jù)銀漿情況選擇提純工藝?;瘜W法適合低含量銀漿,通過硝酸溶解 + 氯化銀沉淀來提取銀,但廢液處理成本高;火法適用于高純度銀漿,通過高溫焙燒 + 電解精煉,回收率可達 99%,但設備投入大;聯(lián)合工藝則是先化學法粗提再火法精煉,可平衡成本與純度。
結算與合規(guī):回收結算應要求對公轉賬,避免現(xiàn)金交易。同時,要索要《危險廢物轉移聯(lián)單》,確保廢液由資質單位處理,合同中可注明 “檢測誤差超 1% 可拒收” 等條款保障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