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證流程(一般步驟)
前期準備:成立工作組,開展標準培訓,識別差距。
體系建立:編寫質量手冊、程序文件等,運行體系(至少 6 個月)。
內部審核與管理評審:自查體系運行中的問題并改進。
申請認證:向認可機構(如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 CNAS)提交申請材料。
現(xiàn)場評審:評審組對實驗室進行現(xiàn)場考核,包括文件審查和實操觀察。
整改與發(fā)證:針對評審不符合項整改,通過后獲得認可證書(有效期 6 年,期間需定期監(jiān)督評審)。
周期:
通常為 6-12 個月,取決于實驗室基礎和整改效率。
相關延伸:17025 與其他認證的區(qū)別
認證標準 適用對象 核心差異
ISO/IEC 17025 檢測 / 校準實驗室 側重技術能力和數(shù)據準確性,需通過現(xiàn)場實操評審。
ISO 9001 各類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 通用性強,側重質量管理流程,不涉及具體技術能力驗證。
CMA(中國計量認證) 中國境內檢測機構 依據《計量法》,是國內市場準入的強制要求,部分要求與 17025 重疊。
后續(xù)監(jiān)督階段:
定期監(jiān)督評審:在認可證書有效期內,認可機構定期對實驗室進行監(jiān)督評審,一般 1-2 年一次,檢查體系運行的持續(xù)符合性。
擴項評審:若實驗室有新增檢測校準項目等情況,需申請擴項評審。
復評審:在認可證書到期前,實驗室需申請復評審以維持認可資格。
分層建立體系文件
質量手冊:明確質量方針、目標及體系框架,覆蓋所有認證范圍和標準條款,如聲明 “本實驗室承諾對檢測結果的公正性和保密性負責”。
程序文件:細化操作流程,如《文件控制程序》需規(guī)定文件審批、發(fā)放、修訂的步驟;《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需明確不符合項的識別、處理及跟蹤機制。
作業(yè)指導書(SOP):針對具體操作,如《液相色譜儀操作規(guī)程》需包含開機校準、參數(shù)設置、數(shù)據處理等細節(jié)。
記錄表單:設計標準化記錄模板,如檢測原始記錄需包含樣品信息、儀器參數(shù)、人員簽字等必填項,確保可追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