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檢測機構申請 CMA 認證需滿足以下核心要求:
法律地位
具備獨立法人資格(或經法人授權,能獨立承擔法律責任),經營范圍包含檢驗檢測相關業(yè)務。
非獨立法人機構需提供法人授權文件,明確其在檢驗檢測活動中的獨立性、自主權及承擔法律責任的能力。
專業(yè)技術能力
配備與申請檢驗檢測項目相適應的人員(如技術負責人、質量負責人、檢驗檢測人員),人員需具備相關專業(yè)背景、資質(如職稱、培訓證明)及經驗。
擁有滿足檢驗檢測要求的儀器設備、設施環(huán)境(如實驗室布局合理、環(huán)境條件可控,設備經檢定 / 校準且在有效期內)。
采用現(xiàn)行有效的標準方法(如國標、行標等),非標方法需經過驗證并獲得認可。
管理體系
建立并有效運行符合《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準則》的管理體系,且體系運行滿 3 個月以上,完成至少 1 次完整的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
管理體系文件需包含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yè)指導書等,覆蓋檢驗檢測全流程(如合同評審、樣品管理、報告出具等)。
合規(guī)性與公正性
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違法違規(guī)記錄。
確保檢驗檢測活動的公正性,無利益沖突(如不從事影響公正性的咨詢、生產等業(yè)務),并建立相應的公正性保障機制。
技術能力證明材料
申請的檢驗檢測項目表(明確項目名稱、對應標準方法代號及版本)。
人員名單及資質證明(如身份證、學歷證書、職稱證書、培訓記錄),尤其是技術負責人、質量負責人、授權簽字人的資格證明。
儀器設備清單及檢定 / 校準證書(需附設備臺賬、溯源證書)。
標準方法查新記錄(證明方法現(xiàn)行有效),非標方法的驗證報告及確認文件。
典型檢驗檢測報告(至少 3 份,覆蓋申請范圍內的主要項目)。
項目范圍性
申請的檢驗檢測項目需與實驗室實際能力一致,避免超出設備、人員或方法覆蓋范圍,否則可能導致評審不通過。
管理體系有效性
管理體系需 “落地” 而非僅停留在文件層面,現(xiàn)場評審會重點核查實際操作是否符合體系規(guī)定(如樣品編號是否與記錄一致、設備維護是否有記錄等)。
證書維護
獲證后,實驗室需按要求參加能力驗證、接受監(jiān)督檢查,若發(fā)生名稱變更、項目增減等情況,需及時辦理變更手續(xù);證書有效期滿前 3 個月可申請延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