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注冊申請材料:核名通過后,確認地址信息、高管信息、經營范圍,在線提交預申請。線上預審通過后,按照預約時間前往工商局遞交紙質申請材料,材料主要包括公司章程、股東會決議、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
日常記賬與報稅:
日常記賬:每月對公司的收入、成本、費用、支出等進行詳細記錄,根據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再依據記賬憑證登記明細賬和總賬。定期編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等財務報表,以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申報納稅:登錄當地電子稅務局網站,按系統(tǒng)指引進行網上申報,也可前往辦稅服務廳上門申報。增值稅、消費稅等通常按月或按季度申報,企業(yè)所得稅按季度預繳,年度匯算清繳。如有員工,需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同時按規(guī)定申報城市維護建設稅、印花稅等其他稅種。若公司在某一申報期內沒有任何收入和支出,也需進行 “零申報”,避免因未申報而受到處罰。
稅款繳納:申報成功后,確保銀行賬戶有足夠余額,通過三方協(xié)議自動扣繳稅款,也可選擇網上銀行、辦稅服務廳 POS 機等方式繳納稅款。
發(fā)票管理不當
虛開發(fā)票或接受虛開發(fā)票:
無真實業(yè)務卻開具發(fā)票(虛開),或接受第三方開具的與實際交易不符的發(fā)票,可能面臨刑事責任(虛開稅額超 5 萬元可立案追訴)。
發(fā)票開具不規(guī)范:
未填寫購買方納稅人識別號(普票也需填寫);貨物名稱與稅收分類編碼不符(如將 “食品” 開成 “辦公用品”),導致發(fā)票無效。
發(fā)票丟失或未認證:
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未在 360 日內認證,無法抵扣進項稅額;丟失發(fā)票未及時報告稅務機關,可能被處以罰款。
股東與公司財務混同
個人與公司賬戶資金混用:
股東直接從公司賬戶轉賬至個人賬戶用于私人支出,未按 “股息紅利所得” 繳納 20% 個稅,可能被認定為抽逃資金或偷稅。
股東借款逾期未還:
股東向公司借款超過 1 年未歸還,且未用于公司經營,需按 “工資薪金所得” 或 “股息紅利所得” 繳稅,否則面臨補稅及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