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龕柜是一種具有特定展示功能的展柜類型,通常用于陳列小型珍貴文物、宗教藝術品、雕塑或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藏品。其設計融合了展示美學、文物保護技術與空間利用需求
燈光系統(tǒng)
光源選擇:低色溫 LED 射燈(色溫≤3000K),避免強光導致文物褪色;
照度控制:根據(jù)展品類型調節(jié)(書畫≤50lux,金屬器≤300lux),配備光敏傳感器自動調光;
防眩光設計:玻璃表面鍍減反射膜,燈光角度≥45° 避免直射觀眾視線。
展品適配性評估
尺寸規(guī)劃:
柜體內部空間需比展品大 30%-50%,預留通風及燈光安裝位置;
高度設計:底部展品中心距地面 1.2-1.5m(符合人體工程學觀賞高度);
特殊需求:
宗教文物:可設計仿佛龕造型,內襯絲綢或木雕紋飾;
易碎文物:內置防震底座(如 EVA 緩沖材料),配備傾角傳感器實時監(jiān)測震動。
技術參數(shù)驗收標準
參數(shù) 行業(yè)標準
溫濕度波動范圍 24 小時內溫度 ±1℃,濕度 ±3% RH(GB/T 30270-2013 博物館文物保存要求)
玻璃性能 抗沖擊性:能承受 227g 鋼球從 1.8m 高度墜落沖擊(符合 EN 12150 玻璃標準)
安防響應時間 異常震動報警≤1 秒,玻璃破碎信號傳輸≤0.5 秒(對接博物館安防系統(tǒng))
能耗指標 日均功耗≤5kW?h(恒溫系統(tǒng) + 燈光全開狀態(tài)),支持節(jié)能模式(非開放時間功耗降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