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光技術
防眩光設計:燈具加裝蜂窩網(wǎng)或格柵,控制出光角度≤30°,避免觀眾視線內產生強光點;
均勻性控制:通過導光板(如亞克力漫反射板)或反光膜,使展柜內照度均勻度≥80%(文物表面無明顯亮暗差異)。
場景式展柜
模擬文物原場景(如古墓、民居),內置復原道具與文物,增強敘事性,尺寸根據(jù)場景定制(如秦始皇陵兵馬俑坑的半開放展柜)。
環(huán)境控制體系
溫濕度控制
主動控溫:半導體冷凝 / 加熱模塊(能耗≤150W),通過 PID 算法調節(jié);
濕度調節(jié):分子篩吸濕盒(可重復使用)或超聲波加濕器,避免文物因濕度波動開裂(如書畫理想濕度 50±5% RH)。
空氣質量控制
活性炭過濾器(過濾精度≥0.3μm),吸附空氣中的 SO?、NOx 等污染物;
氧氣 / 二氧化碳傳感器(精度 ±1%),預防文物霉變(需控制 O?≥18%,CO?≤1000ppm)。
材料技術要求
玻璃
超白低反射玻璃:含鐵量≤0.015%,紫外線透過率≤0.1%(普通玻璃 UV 透過率 20%),如德國肖特 Mirogard S650。
框架
鋁合金:6063-T5 型材,表面陽極氧化處理(氧化膜厚度≥15μm),防腐蝕且重量輕(密度 2.7g/cm3);
不銹鋼:316L 材質(含鉬抗海水腐蝕),用于沿海地區(qū)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