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進口廢雜銅主要來自美、日、德、俄,其中美國高居榜首,而美國對廢雜銅的管理又有嚴格的規(guī)定。以美國的分類標準作為典型加以介紹。
美國通常把含Cu量大于99%的銅材叫做1號銅,1號銅可以直接重熔和使用,不要求進一步加工;把銅含量為94.5%的銅叫2號銅,這種廢雜銅在以金屬銅的形態(tài)使用之前,通常一定要重熔。其它常見的分類等級還包括加鉛黃銅、黃銅與低鋅黃銅、彈殼黃銅、汽車散熱片、高銅黃銅(紅色黃銅),以及應用十分廣泛的高速切削黃銅,其車屑直接再生,以同成分合金的形式用于重新加工黃銅產品。對制造廠家而言,其主要優(yōu)點就是大幅度降低凈金屬消耗的成本。廢雜銅也用于生產銅的化學制品,但不易獲得定量數(shù)據(jù)。
實際上所有的廢銅都可以再生。再生工藝很簡單。首先把收集的廢銅進行分揀,沒有受污染的廢銅或成分相同的銅合金可以回爐熔化后直接利用,被嚴重污染的廢銅要進一步精煉處理去除雜質;對于相互混雜的銅合金廢料,則需熔化后進行成分調整。通過這樣的再生處理,銅的物理、化學性質不受損害,使它得到完全的更新。
舊廢銅則是使用后被廢棄的物品,如舊建筑物、運輸設備等拆解出的廢銅。這類廢銅雖然含量豐富,但回收利用的難度較大。
銅和銅基材料在整個產品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都可以回收再生。數(shù)據(jù)顯示,新廢銅通常占回收銅資源的一半以上,而舊廢銅中約有三分之一被加工成精銅,另外三分之二以非精煉銅或銅合金的形式重新使用。
廢銅回收的分類標準不僅是一種行業(yè)規(guī)則,更是一面折射經濟與環(huán)保水平的鏡子。隨著技術進步和環(huán)保意識的提高,我國廢銅回收的直接利用率將持續(xù)上升。而這些分類知識,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參與資源循環(huán)利用,實現(xiàn)綠色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