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情況:一般為 30 天至 90 天。比如在一些簡單的貨物采購交易中,如果預付款主要用于供應商進行原材料采購等前期準備工作,且整個交易周期較短,預付款保函期限可能設定為 30 天至 60 天;在一些常規(guī)的小型工程項目中,預付款用于施工方進場籌備等工作,期限可能在 60 天至 90 天。
雙方意愿:申請人和受益人作為保函的主要利益相關方,若基于自身利益考慮和實際業(yè)務情況,經協(xié)商達成一致,就可以對保函期限進行調整。例如,申請人希望縮短保函期限以減少擔保責任時間,而受益人在評估風險后也同意,那么就可以進行相應調整。
交易情況變化:若基礎交易因不可抗力、市場變化等因素導致預付款使用周期改變,雙方可協(xié)商調整保函期限。如在工程建設中,因自然災害導致工程延期,預付款使用時間延長,雙方可協(xié)商延長保函期限。
從風險保障角度看
預付款保函的核心作用是保障預付款的,確保在申請人未能按照合同約定使用預付款或履行相應義務時,受益人能夠得到補償。即使預付款已經使用完畢,但在項目執(zhí)行過程中可能還存在其他與預付款相關的潛在風險,如因申請人原因導致項目中途停滯、質量不達標等情況,可能需要用預付款進行彌補或扣除相應款項,所以保函期限超過預付款使用期限能為受益人提供更的風險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