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準備火化的尸體,首先會放置在一個箱內(nèi),它可以是一個簡單的紙板箱或木制棺材。而多數(shù)的棺材制造商都會提供一個專門用來火化的棺材。另外,也可選擇內(nèi)置紙箱的木制外殼棺材,它看起來和一般傳統(tǒng)棺材一樣。葬禮后,內(nèi)部的箱會從棺材取出來火化,這樣,棺材外殼便可重復使用。此外,殯儀館也有提供出租棺材服務,他們會在喪禮上用傳統(tǒng)的棺材,然后移到另一個箱做火化。出租式的棺材有時會被設計到有可拆卸床板和襯板,那么每次使用只要更換它們就可以了。
擺放尸體的箱會放在Retort中,然后將其放在溫度為760至1150 °C的火化爐火化。在火化過程中,尸體的大部份器官和軟組織都會因排放系統(tǒng)釋出的熱力和氣體而破碎和氧化。整個過程通常需時約兩個小時。
珠寶首飾,如手表和戒指,通常會在火化前拆下并退回家屬。其他須拆除的非天然物件還有心臟起搏器,因為心臟起搏器可能會爆炸或損毀火化爐。在英國和其他國家,承辦喪葬者須在運送尸體到火葬場前把起搏器拆除,并簽署一份聲明,指出已拆除所有心臟起搏器。
骨灰可以存放在一個骨灰甕,或撒在一個特殊的地方,如山上,海中或地下等。其它特別的例子有通過氦氣球、煙花、獵槍子彈射出或從飛機上散落地面等,甚至將骨灰送到太空。由于骨灰的主要成分和鉆石一樣都是碳,有服務可用人造鉆石制造機將骨灰造成鉆石。此外它們也可加入甕與水泥等組成的人工魚礁,或者混入油漆制成死者的畫像。在美國,骨灰在得到特別準許下可以撒在美國國家公園里。另外,也可以把骨灰撒在私人地方,如果該主人同意的話。部分骨灰可能會保留在一個設計特別的紀念品小盒內(nèi),俗稱為“紀念吊墜”(Keepsake Pendant)。但后怎么處置都是看死者生前遺愿或其宗教信仰。某些宗教允許骨灰被灑或放在家里。一些宗教,如羅馬天主教,則堅持要把骨灰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