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壽衣一般都穿幾件呢?
老人的壽衣常見的有三件套、五件套、七件套和九件套壽衣。普通家庭的老百姓去世,一般選擇三件套壽衣。作家陳忠實在《白鹿原》中曾這樣寫到:埋藏木匠衛(wèi)家的三姑娘時,草了的程度比前邊四位有所好轉,他用楊木板割了一副棺材,穿了五件衣服,前邊四個都只穿了三件。也就是說白嘉軒在給第五房媳婦辦葬禮時準備了五件壽衣,也算給這第五房媳婦后的體面了。
老人快去世時提先幾天準備好壽衣。 壽衣不是運氣的象征。 以前,壽衣和壽材都是孩子提前準備的。 準備好壽衣不僅能讓老年人安心,也有祝福老人健康長壽的意義。
穿壽衣。子女們抓住后的機會再給老人盡盡孝。擦拭身體,擦掉那些濁氣和晦氣,換上壽衣,讓逝者體面的離開這個世界。關于壽衣,通常殯儀館有更衣沐浴、遺體寄存的服務。會有專業(yè)人員為逝者穿衣,但家屬也在家清潔更衣完可以自愿選擇服務。
公墓到期后續(xù)費標準為每20年收一次,,經營性墓地的每20年交一次管理費,首期管理費含在墓價里,購買后從使用后計算,未使用不計算管理費,超過20年就得續(xù)費。根據國家墓地續(xù)租收管理費規(guī)定標準,一個墓穴租賃周期為20年,從第二個管理周期開始,不再收取墓穴租賃費,只收取墓地管理費。對于墓地管理費為多少,等于或多墓地造價的5%。如3萬元的墓地,20年后只收取1500元的管理費,平均每年為75元,平均每月僅為6元,遠低于墓園的維護、清潔、綠化和人工開支。如果要具體量化,應該看墓地初的造價以及材質及面積。因為家屬選擇的不同會產生較大的價位差距當然對于墓地續(xù)租,雖說國家有標準,但具體實施應當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如北京地區(qū)規(guī)定是20年,而上海規(guī)定是墓地周期為70年,不續(xù)租。其他地區(qū)如農村地區(qū)以及少數民族地區(qū),那情況標準也會有所變動。也許免受管理費,墓園不同,管理費收取不同,城市一般3%---10%不等,具體以園區(qū)實際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