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蟲夏草有五種造假方法。
據業(yè)內人士介紹,冬蟲夏草的造假方法有五種,容易讓消費者上當受騙。
(1)以樹代花,不法商販將一些看起來像冬蟲夏草的昆蟲曬干,在它們頭上插上其他干草冒充冬蟲夏草。
(2)金屬增重,這些看似普通的蟲草,其實都暗藏玄機。一些商販還在冬蟲夏草的座椅上涂抹鉛、汞等重金屬粉末。
(3)謊報產地,有人用劣質蟲草冒充西藏冬蟲夏草、新疆冬蟲夏草,這些都是湖南、廣西、江西、安徽野生的。
(4)模型加工:不法商販利用面粉、玉米粉、淀粉、石膏等材料,用特制的蟲草模具壓制成模型,再進行油漆烘干,作為正宗的冬蟲夏草出售。
“貍貓換太子”,這種假蟲草的訣竅就是用人工培育的蟲草菌絲體冒充野生冬蟲夏草,價值幾倍。
很容易把冬蟲夏草的銷售和冬蟲夏草混為一談。
冬蟲夏草不等于冬蟲夏草,而是利益驅動,有多少商家直接把冬蟲夏草等同于冬蟲夏草?大部分藥店賣的都是未經加工的純,也有一些藥店賣的是冬蟲夏草制成的保健品。
冬蟲夏草和冬蟲夏草菌絲體很不一樣。
冬蟲夏草菌絲體是從冬蟲夏草中分離出來的一種冬蟲夏草,可以人工培養(yǎng),大量繁殖,培養(yǎng)成本低。其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與冬蟲夏草有很大區(qū)別。
影響冬蟲夏草質量的因素。
1.冬蟲夏草規(guī)格:冬蟲夏草數量越大,材料越少,價格越高。冬蟲夏草1000片/斤和2000片/斤的價格差有時會翻倍;
2.冬蟲夏草產地:不同產地的冬蟲夏草價格差異較大。那曲和玉樹的蟲草價格高于其他產地。來自優(yōu)質冬蟲夏草的蟲草,不僅規(guī)格普遍較大,而且外觀色澤誘人,內在品質也較好。一些有益成分含量較高。
3.冬蟲夏草的顏色:優(yōu)質冬蟲夏草的顏色應該是黃色、棕色或者棕色,但并不是所有的冬蟲夏草都是這樣的顏色。包括優(yōu)質產區(qū)那曲、玉樹在內的各產區(qū)生產的冬蟲夏草,外觀上或多或少會呈黑色或棕色,部分產區(qū)的冬蟲夏草會呈黑色或棕色甚至居多,會影響銷售價格。另外,冬蟲夏草放久了顏色會越來越差,慢慢變黑。
4.冬蟲夏草的干燥度:冬蟲夏草干燥后干燥度一般可達95%,剛上市的新草干燥度略低。由于其價格較高,回購時干燥度不夠,用戶可能會遭受損失;
冬蟲夏草規(guī)格。冬蟲夏草的價格是由規(guī)格決定的,在藏區(qū)牧民這里,蟲草的規(guī)格非常細,按一斤多少根來算,幾乎每一斤相差一百條它的價格都不一樣,可分1至13等級。不過一般在網絡上銷售不會分得那么細致,常見都是按4種規(guī)格。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品。領頭級別的蟲草一斤800根,一級蟲草。一斤1000根,二級蟲草。一斤1500根,三級蟲草。一斤2000根,四級品。內地市場交易按2條3條4條等等1克規(guī)格計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