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防腐,通常采取REMAKE金屬基自修復系統(tǒng)進行修復。REMAKE具有阻止金屬基材電化學腐蝕功效,它能把金屬基面的鐵銹轉(zhuǎn)化為致密的氧化膜對鋼板形成道防線。利用活性高的金屬元素陽極犧牲保護原理,能阻止基材的進一步氧化,從而形成第二道防線;
表面隔離涂料具有的隔離功能,從而達到了阻隔外界與金屬基材的直接接觸,完全杜絕了腐蝕的源頭。
金屬基自修復底面涂料層保護了REMAKE表面隔離涂料層不會因為金屬基材的氧化而剝落,同時隔離涂料層又減少了底面涂料層中活性金屬元素的損耗,以及氧化膜被破壞的可能,從而達到對金屬基材的長久保護。
目前,納米技術在鋼結構重防腐產(chǎn)品中的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國內(nèi)外均少見型產(chǎn)品應用的報導。但普遍認為,納米技術的采用無疑將會給該領域帶來世大的收獲。原因很簡單,因為防護所涉及的表面材料與自防護腐蝕產(chǎn)物的性質(zhì)主要由其微觀結構所決定,這里涉及界面問題,電化學歷程的改變,傳輸行為、表層材料強度與塑性的變化等。例如,某些各類的納米粒子引入有機涂層可以增加其抗老化性,無機涂層的塑性可由于其結構的納米化而改善。
通常采用機械處理法,主要包括噴丸法和拋丸法。噴丸又分為噴丸和噴砂。用噴丸進行表面處理,打擊力大,清理效果明顯。但噴丸容易使薄板工件變形,且無法徹底清除油污。清理效果的還應是噴砂,適用于工件表面要求較高的清理。拋丸法清理是利用離心力將彈丸加速,拋射至工件進行除銹清理的方法。H型鋼構件焊接完成后進入拋丸除銹封閉空間,可以對鋼構件表面的中銹以下程度的表面進行拋丸除銹,拋丸除銹工藝除具有除銹作用以外,還可以消除H型鋼構件焊接完成以后產(chǎn)生的殘余應力,改善鋼構件施加荷載后的受力狀態(tài)。采用拋丸除銹設備,與采用傳統(tǒng)的手工除銹、噴砂除銹相比,具有鋼結構抗腐蝕年限更長、改善構件應力狀態(tài)的特點。但拋丸受場地限制,在工件內(nèi)表面易產(chǎn)生清理不到的死角,設備結構復雜,葉片等零件磨損快,一次性投入費用高。
防腐措施:
爐架、儲罐等鋼結構的防腐涂裝施工主要采用無氣噴涂或有氣噴涂、刷涂、輥涂等方式進行,防腐施工的作業(yè)環(huán)境應該寬敞明亮,通風情況良好,必要時應具備防雨、防風設施。施工過程中要注意:
1、高空作業(yè)注意,要安置好必要的腳手架和腳手板。
2、明顯凹凸不平的焊縫應進行補焊與磨平處理,使之成為圓滑的面。
3、對開孔、自由邊緣、角隅等位置,要進行多遍涂刷,保證涂裝涂層厚度達到設計要求。
4、施工完成后清理干凈現(xiàn)場。
5、天氣氣溫驟然變化時應暫停施工,天氣氣溫正常后方可再次施工。
6 、涂刷油漆的缺陷修補的具體方法:
在現(xiàn)場施工檢測中發(fā)現(xiàn)不合格的位置,應及時進行修補。修補的方法是用砂紙或砂輪將漏點或薄涂位置及周 圍輻射5cm區(qū)域的涂裝涂層打毛,再重新涂裝。固化后再次進行漏點和厚度檢查,直至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