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類與規(guī)格
木材按其加工程度可分為圓木和成材兩類。
圓木分為原條和原木兩種。原條指的是只去掉樹枝而未按一定長度進行切鋸的伐倒木。原條可用于建筑工程的腳手架、建筑用材和家具。原木指的是伐倒并除去樹皮、樹枝和樹梢的樹干。原木分為直接使用的原木和加工原木。直接使用的原木可用于建筑工程,如屋架、檁、椽等;加工原木用于膠合板、造船、車輛、機械模型及一般加工用材。
成材包括方材、板材等。方材指的是寬度小于3倍厚度的木材。板材指的是寬度大于3倍厚度的木材。建筑用木材,通常以原木、板材、方材三種型材供應(yīng)。
木材是天然的有機材料,易遭受和昆蟲侵害而變質(zhì),常見的有霉菌、變色菌和腐朽菌三種。霉菌生長在木材表面,變色菌以木質(zhì)細胞腔內(nèi)含物為養(yǎng)料,不破壞細胞壁,對木材強度的影響很小,甚至無影響。腐朽菌以本質(zhì)素為養(yǎng)料,供其自身生長繁殖,并通過分泌酶分解木材細胞壁組織中的纖維素、半纖維素,致使木材腐朽而降低木材強度。
侵害木材的昆蟲主要有白蟻、長蠹蟲、粉蠹蟲、天牛等,他們在樹皮或木材內(nèi)部生存、繁殖,蛀蝕木材,是木材強度降低。
的繁殖除必需的養(yǎng)料外,還必須具有適宜的溫度、足夠的空氣和適當(dāng)?shù)臏囟取_m合在溫暖環(huán)境中生長和繁殖,適宜的溫度為24~32℃;溫度高于60℃或低于5℃時,不能生長。木材中含有一定量的空氣,才能生長;處于水中或深埋在底下的木材不會腐朽,就是因為缺乏生長所需要的空氣。生長和復(fù)試失當(dāng)?shù)臐穸仁?,木材含水率在纖維飽和點到50℅~70℅范圍內(nèi);木材含水率小于20℅或者被浸泡在水中,也難以生存。
①將打截好的木料架起支穩(wěn)后,在兩端迎頭截面上分中,用墨斗吊正找直畫出中線,標出枋厚、枋寬的實際尺寸,用角尺依中豎線畫出枋的四邊線,依四方的四角頂點為準在枋身引出楞線。
②將楞線外部分砍削去荒、刨光。在上下皮彈上順身中線,用分杖桿點出小額枋中的位置,用掐退的方法畫出直榫或銀錠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