榻榻米床,舊稱“疊席床”,就是房間里供人坐或臥的一種家具。榻榻米床從盛唐時期傳入的日本、韓國等地,是盛唐傳統(tǒng)房間“和室”鋪設地面的材料,傳至日本后演變成為其傳統(tǒng)房間“和室”內鋪設地板的材料,成為日本家庭用于睡覺的地方,即日本人的床。
現代漢語通常音譯為榻榻米床、塌塌米軟床、他他米等,《中山見聞辨異》又音譯為搨札密、腳踏棉,用字不固定。西安皇室古墓里就有榻榻米系列產品的使用。
榻榻米席面的材質分為藺草面和紙席面,相對來說草面的透氣性好一點,適用于臥室和不經常使用的房間。而紙面的結實程度要好些并且具有防水的功能、適用于有小孩或者桑拿、茶館以及使用頻率較高的房間。款式既有傳統(tǒng)的素面,也有很多具有現代氣息的各式圖案。編織手法有平紋、斜紋、方格、提花等。
1、稻草芯:市面上以稻草芯為多見,是傳統(tǒng)的做法,其缺點是需要經常晾曬、怕潮。受潮后容易長毛和生蟲。并且不是很平整。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工作節(jié)奏的加快、以及地熱的出現。所以選購的人越來越少了。
2、無紡布芯:無紡布這個詞很常見。它是一種環(huán)??山到獾牟牧稀⒂行┮路某煞志褪菬o紡布。服裝布料的編織是經緯編織,而榻榻米芯是疊壓編織,具有更穩(wěn)定的效果。這也就是無紡布芯的榻榻米不易變形且平整的原因。
3、棕芯:棕適合做床墊,做榻榻米不易變形,市面上基本上已經沒有賣的了。
4、木質纖維板芯:它的好處是平整防潮,但是不能用在地熱上,因為熱量一上來就會酥化。
5、竹炭芯:碳的吸潮率為14個水,而稻草是18個水。所以用碳來給稻草防潮是不可能的。簡單做個實驗:把一塊竹炭和同樣的稻草放一起一般稻草受潮。所以當有潮氣時稻草是吸收的。
在日式風格中,回歸自然就是的特色。無論是在色彩、功能、造型的設計上都推崇貼近自然,強調自然主義,讓使用者有置身自然的感覺。例如日式的庭院就獨具特色,它強調室內與室外的互相映襯,在景石的擺放、植物的定位、構景的布局都蘊涵著深刻的哲學思想和東方文化。插花、盆景更是要不可或缺地擺放在家中每一個角落。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即使是茶杯的擺放或一個浴室角落也要與插花搭配了,各種自然元素的互相造型、搭配功不可沒。同時,日本人講究禪意,淡泊寧靜,清新脫俗,所以家具大多強調其功能性,裝飾和點綴較少,造型簡潔,多為直線條,豪華、的風格幾乎不可能在日式家居當中出現。
榻榻米在裝修中應該注意的事情
榻榻米地臺裝修注意事項
家庭要做地臺,房屋高一些,比如層高2.9米的房間就可以考慮使用地臺來營造效果。地臺的做法比較簡單,就是在需要設置地臺的范圍內間距放上木制龍骨,然后在龍骨上滿鋪木地板就可以了。如果需要利用臺下的空間存儲物品,還可以在地板上留有掀板,這樣就可以方便存取物品了。
首先,需要儲物的話,石材、玻璃、水泥這些材料就不能使用了。業(yè)主可以選擇松木、杉木等實木或耐磨板等,既耐用又美觀。地臺內部直接用板材做出儲物格的劃分,同時也作為承重的支架。另外,板材自身有自然木紋,無需再多裝飾。如果用大芯板做支架,可以在內側貼上裝飾軟片做出假木紋的效果。
其次,普通地臺只要15cm—20㎝高即可,但榻榻米地臺除了要儲物外還可能安放電動的升降桌(放下時與地面齊平,但桌腿要隱藏在地臺內),因此地臺高度必須在35㎝—40㎝之間,否則對于儲物就沒有太大意義了。而記者在市場走訪時也得知,榻榻米地臺不可有弧形造型,只適合直邊的地臺。
另外,地臺儲物的方式主要有側開式(地臺側面設門)、抽拉式(地臺側面設抽屜)、上掀式(地臺頂板可上掀)幾種。這些方式在榻榻米地臺上都可以使用,但比較推薦前兩種,這樣取物時不用將榻榻米掀開。但如果要采取上掀式,則可以在頂板上設置多個門,不但開啟輕松,取物比較方便,也不會影響地臺整體的設計。而榻榻米只要分割成與門相同的大小擺放,不影響開門即可。
此外,根據地臺的尺寸,還可以多種儲物方式結合使用。因為側開式和抽拉式的縱深都不能超過60㎝,所以大的地臺可以外側采取側開,內側使用上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