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會見的其他法律規(guī)定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看守所條例》
第二十八條人犯在羈押期間,經(jīng)辦案機關同意,并經(jīng)公安機關批準,可以與近親屬通信、會見。
根據(jù)上述規(guī)定,家屬是可以會見犯罪嫌疑人的,但是會有兩點限制:一是需要得到辦案機關的批準,由于辦案機關的職責是破案,會擔心批準會見給辦案造成影響,畢竟家屬出于親情很可能會幫犯罪嫌疑人串供、毀滅證據(jù),所以實踐中辦案機關一般都不會批準家屬會見犯罪嫌疑人;二是即使批準會見,家屬在會見時不能討論案情,說白了,家屬無法得知犯罪嫌疑人涉嫌什么犯罪,如果家屬不懂法就完全無法給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上的幫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條
自訴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一)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二)被害人有證據(jù)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三)被害人有證據(jù)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chǎn)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百六十九條
凡需要提起公訴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
《刑事訴訟法》 第三十九條
辯護律師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和通信。其他辯護人經(jīng)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許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和通信。
辯護律師持律師執(zhí)業(yè)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托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應當及時安排會見,至遲不得超過四十八小時。
會見過程中律師主要做些什么?
1.了解嫌疑人監(jiān)所內(nèi)的起居情況:了解嫌疑人在監(jiān)所內(nèi)的監(jiān)倉情況、飲食情況、作息情況等情況。與嫌疑人會見時先問候其近期生活起居情況而非直接進入“案件正題”,能更好的拉近與嫌疑人的關系,使得嫌疑人對律師產(chǎn)生親近感、信賴感,以至更好的進行案情交流。
2.傳達關切話語:使嫌疑人更容易適應監(jiān)所內(nèi)的生活。
3.幫助初步了解案件事實:讓律師在偵查階段便限度的了解全案事實,為偵查階段的辯護,如申請取保候?qū)徎蛱岢霾慌兑庖娞峁└S富的事實素材。
4.了解偵查動向:律師會向嫌疑人了解近期辦案單位的審訊情況,以此推測辦案單位近期的偵查動向,使得即將進行的辯護更有針對性。
5.使嫌疑人獲得法律幫助:給嫌疑人詳細介紹刑事訴訟的整個流程,包括各個階段的時限及我們律師在各個階段為其提供的幫助,讓其對刑事訴訟有一個整體的認識,讓嫌疑人對案件的進程有一個大概的“進度條”概念。
同時,律師還會給嫌疑人仔細分析本案涉及罪名的規(guī)定,及罪名之下的量刑標準,幫助嫌疑人了解本案所涉及到的法律問題。
此外,律師還會密切關心嫌疑人在監(jiān)所內(nèi)的情況,如有無受到刑訊逼供、監(jiān)所是否保障嫌疑人的人身,若遇相關情況則會即刻向監(jiān)所、駐監(jiān)所檢察官反映。
6.傾聽嫌疑人交代的其他事務:在會見的結尾,我們往往會詢問嫌疑人是否有其他事務需要交代,這些事務往往會是近視眼鏡的配置和佩戴申請、更換衣物或其他生活用品的顧送、監(jiān)所外債務的償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