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金屬的電子傾向脫離,因此具有良好的導電性,且金屬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帶正價電,但當溫度越高時,因為受到了原子核的熱震蕩阻礙,電阻將會變大。金屬原子之間的連結是金屬鍵,因此隨意更換位置都可再重新建立連結,這也是金屬伸展性良好的原因。
在自然界中,絕大多數金屬以化合態(tài)存在,少數金屬例如金、銀、鉑、鉍以游離態(tài)存在。金屬礦物多數是氧化物及硫化物,其他存在形式有氯化物、硫酸鹽、碳酸鹽及硅酸鹽。
黑色金屬:鐵、鉻、錳三種。
有色金屬:鋁、鎂、鉀、鈉、鈣、鍶、鋇、銅、鉛、鋅、錫、鈷、鎳、銻、汞、鎘、鉍、金、銀、鉑、釕、銠、鈀、鋨、銥、鈹、鋰、銣、銫、鈦、鋯、鉿、釩、鈮、鉭、鎢、鉬、鎵、銦、鉈、鍺、錸、鑭、鈰、鐠、釹、釤、銪、釓、鋱、鏑、鈥、鉺、銩、鐿、镥、鈧、釔、硅、硼、硒、碲、砷、釷 。
常見金屬:如鐵、鋁、銅、鋅等。
稀有金屬:如鋯、鉿、鈮、鉭等。
輕金屬:金屬單質密度小于4500kg/m3,如鈦、鋁、鎂、鉀、鈉、鈣、鍶、鋇等。
重金屬:金屬單質密度大于4500kg/m3,如銅、鎳、鈷、鉛、鋅、錫、銻、鉍、鎘、汞等。
金屬分為活性金屬和鈍性金屬兩種。 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氫前金屬稱為活性金屬,氫后金屬就是鈍性金屬。
鉀 鈣 鈉 鎂 鋁 鋅 鐵 錫 鉛 (氫) 銅 汞 銀 鉑 金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1、氫前面的金屬能與弱氧化性強酸反應,置換出酸中的氫(濃硫酸、硝酸等強氧化性強酸與金屬反應不生成氫氣),如:Fe + 2HCl ═ FeCl2 + H2↑
金屬材料是指具有光澤、延展性、容易導電、傳熱等性質的材料。一般分為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兩種。黑色金屬包括鐵、鉻、錳等。其中鋼鐵是基本的結構材料,稱為“工業(yè)的骨骼”。由于科學技術的進步,各種新型化學材料和新型非金屬材料的廣泛應用,使鋼鐵的代用品不斷增多,對鋼鐵的需求量相對下降。但迄今為止,鋼鐵在工業(yè)原材料構成中的主導地位還是難以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