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散
人身是消防的重中之重,以人為本的消防工作理念必須始終貫穿于整個消防工作,從特定的角度上說,疏散是建筑防火根本、關鍵的技術,也是建筑消防的核心內容。
保證建筑內的人員在火災情況下的是一個涉及建筑結構、火災發(fā)展過程、建筑消防設施配置和人員行為等多種基本因素的復雜問題。
疏散的目標就是要保證建筑內人員疏散完畢的時間必須小于火災發(fā)展到危險狀態(tài)的時間。
建筑疏散技術的重點是:出口、疏散出口以及疏散通道的數量、寬度、位置和疏散距離。
(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工程的布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電氣裝置1KV及以下配線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58-96的規(guī)定。
(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傳輸線路的線芯截面,除滿足技術條件外,還應滿足機械強度要求。穿管敷設的銅芯絕緣導線小截面不應小于1.0mm²;線槽內敷設的絕緣導線,小截面不應小于0.75mm²;多芯電纜小截面不應小于0.5mm²。
(3)其傳輸線路應采用穿金屬管,經阻燃處理的硬質塑料管或封閉式線槽保護方式布線。
(4)當采用暗敷設時,應敷設在不燃燒體結構內,且保護層厚度不宜小于3cm。
(5)當采用明敷時,應采用金屬管或金屬線槽保護,并應在金屬管或金屬線槽上涂防火涂料保護。
(6)當采用經阻燃處理的電纜時,可不穿金屬管保護,但應敷設在電纜井或吊頂內有防火保護措施的封閉式線槽內。
(7)不同系統、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流類別的線路,不應穿在同一管內或線槽的同槽孔內。
(8)導線在管內或線槽內,不應有接頭或扭結,導線的接頭,應在接線盒內焊接或用端子連接。
(9)從接線盒,線槽等處引至探測器底盒、控制設備盒、揚聲器箱的線路,均應加金屬軟管保護。
(10)敷設在多塵或潮濕場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連接處,均應作密封處理。
(1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導線敷設后,應對每回路導線用500V的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其對地絕緣電阻不應小于20MΩ。
火災應急廣播
(1)民用建筑內公共場所,每個揚聲器的額定功率不應小于3W,其數量應能保證從一個防火分區(qū)內的任何部位到近一個揚聲器的距離不大于25m。走道內后一個揚聲器至走道末端的距離不應大于12.5m。
(2)在環(huán)境噪聲大于60dB的場所所設置的揚聲器,在其播放范圍內遠點的播放聲壓級應高于背景噪聲15dB。
(3)客房設置專用揚聲器時,其功率不宜小于1.0W。
(4)火災時應能在消防控制室將火災為疏散層的揚聲器和公共廣播擴音機強制轉入火災應急廣播狀態(tài)。
(5)應設置火災應急廣播備用擴音機,其容量不應小于火災需同時廣播的范圍內火災應急廣播揚聲器容量總和的1.5倍。酒店所有的消防廣播語言除中文之外必須要有3種以上的國際通用語言進行循環(huán)播放。
常見的消防工程火災問題
消防設備雖然經過測試并進入市場,但產品標準連接斷開等深層次問題,在工程應用過程中暴露出檢測中心分工不清、廠家設計不完善的問題:噴水系統報警閥壓力開關僅拋出兩根長度為100mm的軟線。如何保證施工安裝中的可靠連接,廠家根本沒有考慮;對于較差的防火閥選用的行程開關,不僅缺少一套24伏繼電器進行隔離,往往造成絕緣擊穿,燒毀消防系統;電動防火卷簾門的控制箱大多不能滿足GB7251的基本要求,如箱內接線不合理、接頭壓接不規(guī)范,且經常設置在吊頂內,維護不便,調試過程中容易造成系統工作不穩(wěn)定。
報警系統:煙、溫、氣探頭、手動報警、水指、壓力開關、消火栓等
疏散系統:廣播、聲光報警、送/排風(閥門/發(fā)動機)、疏散燈/門、電梯迫降等
隔離系統:防火卷簾門、雨淋閥、防火閥、非消防電源、空調等
滅火系統:消防泵、噴淋泵、雨淋滅火系統、氣體滅火系統
其他相關系統:空調風扇、閉路攝像頭監(jiān)控、車庫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