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設計主要包括哪些內容?消防問題尤為重要,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各處都在進行施工項目,又或者是大型商場等,消防問題不能忽略,很多企業(yè)在選擇進行消防設計的時候可能并不了解什么是消防設計,包括了哪些內容,在選擇消防設計公司時也沒有根據要求選擇符合相關類型的公司,因此很容易造成火災危害,那么你知道消防設計主要包括哪些內容嗎?一、消防栓
消防栓是供應水的設備,因此對于辦公室里消防栓的位置設計,有關部門有嚴格的要求,不能隨意設計。通常設計時需注意這3個要求:
1.消防栓應設計在公共場所,如辦公大廳、過道等,切不可設計在封閉的房間內;
2.消火栓的高度必須符合相關消防規(guī)范,不得隨意改動規(guī)定的高度;
3.除緊急滅火外,消防栓內的水平時不能使用,同時消防栓必須是通水的,消防供水的。
施工措施
1、月、季、年檢進行之前,由甲方出具書面通知,并通知個樓層工作人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干擾和誤會。
2、維護人員檢查設備時,必須通知甲方值班人員由甲方配合。
3、系統維修時,如需斷電、斷水應向甲方領導報告,取得同意并派人現場監(jiān)督,并加強防范措施后方能動工。
4、在作消防聯動設備測試時,應清除設備周圍的雜物,禁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
醫(yī)院該如何進行消防設計,消防工程是建筑的一個必要工程,越是重要的建筑消防工程的重要性就越高。醫(yī)院是人流量十分巨大的建筑,有著許多病人與醫(yī)生在建筑之中,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醫(yī)院該如何進行消防設計,一些建筑消防設施設計缺陷的根本原因在于,許多消防設計人員未能充分了解消防設計標準和規(guī)范,在設計過程中沒有運用自己的半知半解進行消防設計。
《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對消防設施的設置和布置有明確要求。在設計醫(yī)院建筑的消防功能時,應在民用建筑消防設計的前提下,更加重視和掌握醫(yī)院建筑消防設施配置和設計的相關規(guī)范規(guī)定。
總平面消防設計中,規(guī)范對醫(yī)院建筑的長度、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制氧機房、氧氣儲罐之間的防火間距、液氧儲罐之間的防火間距有明確規(guī)定,室外停車場與建筑物的消防距離、消防道路轉彎半徑、直升機停車場等。
對于沿街長度150米以上或周長220米以上的醫(yī)院建筑,《消防設施設計標準》要求必須設置對外消防通道,消防通道應通過建筑物,使一樓樓梯間能直接疏散到室外區(qū)域。如果真的很困難,可以用環(huán)形消防車道來彌補,但環(huán)形消防車道應該與城市道路在不同方向上的道路連接相同。
建筑物之間的防火間距設計應按照規(guī)范和標準進行。根據規(guī)范設計標準,耐火等級為一、二級的多層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小于6m,耐火等級為一、二級的高層建筑與多層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小于9m,高層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應大于13m,建筑表面為平屋頂。如果屋頂有女兒墻,建筑物的高度應包括兩種高度:室外設計地面和屋頂表面。
在設計除氧機房時,應按規(guī)范和標準的要求進行設計。規(guī)范和標準為:制氧機房與周圍耐火等級為1、2級的民用建筑之間的距離應大于25m,制氧機房與重要的同等級耐火等級的公共建筑之間的距離應大于50m。
氧氣罐之間的距離應以相鄰較大罐的半徑為基礎,且不得小于半徑。氧氣罐與可燃氣體罐的距離不得小于相鄰較大罐的直徑。液氧儲罐周圍5m范圍內不得設置瀝青路面和可燃物。醫(yī)用液氧儲罐與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外建筑物的防火間距必須符合有關規(guī)定。液氧儲罐與其泵房的距離應大于3m。
根據《消防設施設計規(guī)范》,室外停車場距建筑物的距離不應小于6米。在許多具體的設計中,停車位往往布置在建筑物旁邊或相鄰位置,具有很大的消防隱患。
根據規(guī)范設計,直升機停機坪的設置應滿足以下要求:建筑高度100米以上、標準建筑面積2000***以上的公共建筑,應在屋頂設置直升機救援設施或停機坪。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不得設置直升機停機坪。
防火面寬度設計應保證建筑物之間的防火距離,并控制在15米以外。禁止在消防車道與建筑物之間設置空管、樹木等障礙物,不得妨礙消防車的運行。
步行街消防設計怎么做?在經濟的不斷推動下,很多城市都大范圍的修建步行街、商業(yè)街,這些公共場所都是人流量比較大的地方,消防又是全民一個防范工作,在一個建筑樓修建時必須要進行消防設計,那么你知道步行街消防設計怎么做嗎?1)步行街兩側建筑的耐火要求
(1)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
(2)相鄰商鋪之間應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每間商鋪的建筑面積不宜大于300m2;
(3)相鄰商鋪之間面向步行街一側應設置寬度不小于1.0m、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的實體墻。
2)步行街參數要求
(1)兩側建筑相對面的近距離均不應小于本規(guī)范對相應高度建筑的防火間距要求且不應小于9m;
(2)步行街的端部在各層敞開或在外墻上設置可開啟的門窗,且可開啟門窗的面積不應小于該部位外墻面積的一半;
(3)步行街的長度不宜大于300m;
(4)設置回廊或挑檐時,其出挑寬度不應小于1.2m;
(5)步行街兩側的商鋪在上部各層需設置回廊和連接天橋時,應保證步行街上部各層樓板的開口面積不應小于步行街地面面積的37%,且開口宜均勻布置。
3)步行街疏散要求
(1)步行街兩側建筑內的疏散樓梯應靠外墻設置并宜直通室外,確有困難時,可在首層直接通至步行街;
(2)首層商鋪的疏散門可直接通至步行街,步行街內任一點到達近室外地點的步行距離不應大于60m。步行街兩側建筑二層及以上各層商鋪的疏散門至該層近疏散樓梯口或其他出口的直線距離不應大于37.5m;
4)其他機電及構造要求
(1)步行街的頂棚材料應采用不燃或難燃材料,其承重結構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1.00h;
(2)步行街內不應布置可燃物;
(3)步行街的頂棚下檐距地面的高度不應小于6.0m,頂棚應設置自然排煙設施并宜采用常開式的排煙口,且自然排煙口的有效面積不應小于步行街地面面積的25%;
(4)步行街兩側建筑的商鋪外應每隔30m設置DN65的消火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