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蔭。3月底黃精即將出苗,若無蔭蔽物,5月初則需搭設蔭棚,棚高2 m,四周通風,調節(jié)其透光率在70%,到9月中旬左右除去蔭棚.病蟲害及其防治。依照克B4285-1989農藥使用標準防治各種病蟲害,選擇合適農藥,掌握適宜濃度、使用時間和使用次數,降低農藥殘留。
田間管理:(1)追肥。以有機肥料為主,配合使用無機肥料。有機肥主要是圈肥、堆肥、綠肥等土雜肥,無機肥料使用N:P2O5:K2O =15:15:15復合肥等,可土壤追施。土壤追施分兩次進行,次為每年的6月上、中旬植株生長旺盛期,第二次在每年的11月中旬,地上植株開始枯萎時進行,每次追施復合肥450千克/公頃。
收集野生泰山黃精,經過人工馴化栽培,選育適于人工栽培的新種質,通過對泰山黃精栽培方式、種植密度、優(yōu)化施肥、無害化病蟲防治、采收加工等系統(tǒng)研究,集成黃精人工栽培技術規(guī)程,進行大面積開發(fā)以滿足市場需求。
泰山黃精,泰山名藥之一。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陰坡的石壁、雜草叢中和樹下。莖長而較柔弱,葉通常5枚輪生,線狀披針形,先端卷曲。夏季開花,花白色、鐘狀、下垂。漿果球形,熟時黑色。根莖橫生,肉質肥,色淡黃。根塊入藥,有滋陰潤肺、補脾、止喘消咳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