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是一種速生型草本植物,其竹葉呈狹披針形,長7.5~16厘米,寬1~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鈍形,葉柄長約5毫米,邊緣之一側較平滑,另一側具小鋸齒而粗糙;平行脈,次脈6~8對,小橫脈甚顯著;葉面深綠色,無毛,背面色較淡,基部具微毛;質薄而較脆。竹筍長10~30cm,成年竹通體碧綠節(jié)數一般在10~15節(jié)之間。
秋冬時,竹芽還沒有長出地面,這時挖出來就叫冬筍(黃泥拱);春天,竹筍長出地面就叫春筍。冬筍和春筍都是中國菜品里常見的食物。春天時,竹芽在干燥的土壤中等待春雨,如果下過一場透雨,春筍就會以很快的速度長出地面。
在庭院中,是不可缺少的點綴假山水榭的植物。桂林漓江旁廣植鳳尾竹。安吉大竹海、蜀南竹海與贛南竹海是中國有名的竹海景觀。由于竹子生長快,近為環(huán)??剂浚写罅考揖吲c紙改用竹子制造。竹子也可制作工藝品、樂器等。將竹材用工程化方法,經物理和化學作用制成的竹纖維,被用作紡織品,做成毛巾和衣物等。將竹材通過烘培,制成竹炭,被用在許多場合,包括去除環(huán)境氣味,以及特殊風味食品。竹炭經過粉碎和活化制成的活性炭,有很好的吸附和凈化作用,被用在汽車和家居,以及污水處理等。竹也常用于建造棚架(搭棚)、做為建材及掃帚、桌、椅等日用品。竹也可以編制籮筐、背簍、菜籃、席子等一般農村多見。竹子已廣泛應用到家紡、襪子、內衣等貼身紡織領域。
竹茹:是竹莖刮去綠色皮層后,再刮取第二層之物,亦稱“竹二青”,《本草綱目》:“淡竹茹,氣味甘、微寒、。主治:嘔吐,溫氣寒熱,吐血、崩中、止肺痿,治五痔、婦女胎動??嘀袢悖髦螣巅?,尿血”。
竹菌:系指生于竹林中的菌類,如竹蓀 是生于竹林地上的一種。有關它的藥膳作用在《食療本草》、《本草拾遺》、《本草綱目》等醫(yī)著中均有記載。竹蓀作食用菌已有悠久的歷史,過去只能從野外采集,數量極有限,通常只作帝王貢品,現(xiàn)已進行人工栽培,其產量和質量均有顯著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