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售的遮陽傘材質、種類很多,有尼龍、綢緞、棉布、油紙等,傘面單層或雙層,有或無涂層(黑膠或銀膠)。一般來說,打傘都能夠防曬,但不同的傘,由于材質、使用目的差異,遮陽的能力多少有些差異。
防曬功能為主的遮陽傘,通常會標注紫外線防護功能(UV protection),甚至標注傘的防曬指數UPF值。遮陽傘的UPF值越大,隔絕紫外線的能力越強,一般來說,UPF30-45的遮陽傘已經足夠用于平時防曬。如果家里只有普通雨傘,或者不知道傘的防曬功能如何,建議選擇深色、密織、雙層、有涂層的傘來遮陽,其防曬能力相對較強。
太陽傘可能有多種材料。根據研究,防紫外性能由強到弱依次是滌綸、滌棉、絲綢、苧麻、粘膠、棉,且致密性好、顏色較深的材料具有更好的防紫外效果。因此,市面上的太陽傘大多用滌綸,也就是聚酯纖維制成。
但單純的滌綸一般也還難以達到國標防紫外要求,為此還需通過后處理工藝進行提升,比如在其表面涂覆一層防護材料。早也是常見的太陽傘表面涂層材料是銀膠。但是,使用的時候要避免銀膠涂層淋雨,因為雨水沖蝕及其中可能含有的酸性成分會腐蝕銀膠涂層,從而降低防曬效果。
順便說一下,防曬霜防曬傷、抗紫外的原理跟太陽傘十分類似。當人體皮膚涂抹防曬霜之后,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太陽光在皮膚表面上一部分將被反射(防曬霜涂層的整體作用)、一部分被散射(防曬霜中鈦白粉等細微顆粒的作用)、一部分被吸收(防曬霜中有機物的作用),經過物理和化學的綜合作用,使得到達皮膚表面的光線特別是紫外線劑量大為降低,從而達到保護皮膚的目的。但是,如果防曬霜涂抹不均勻,或者在游泳時被海水沖掉一部分,則暴露在陽光下的皮膚很可能會收獲一個“曬傷妝”。
所以,回到初的問題,太陽傘用來防雨后容易影響防曬效果。同時,如果你在路邊臨時購買價格可能不到10塊錢的雨傘,則基本上不可能具備防曬抗紫外的功能。
防曬傘也有防曬指數
主要是看防護指數,即UPF和UVA值,只有UPF大于40,且UVA透過率小于5%時,才能稱為防紫外線產品,UPF值越大,其防紫外線性能越好。一般,市面上大多數標識為“UPF50+”,其防護功能已經夠用了。
紫外線是從各個方向照射的,如果面積越大,能抵擋的效果越好。所以,挑選時撐開看看面積大小。
撐傘的姿勢會不會對遮陽效果產生影響呢?根據人們實際生活中習慣的打傘方式,記者將被照目標鎖定在臉部,之后分別以直立和肩扛兩種撐傘姿勢進行模擬,比較兩種打傘姿勢哪個具有更好的防曬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