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學混響室是一個能在所有邊界上全部反射聲能,并在其中充分擴散,使形成各處能量密度均勻、在各傳播方向作無規(guī)分布的擴散場的實驗室。
聲學混響室的功用主要是:測定材料的吸聲系數(shù),空氣中的聲吸收,聲源和機器、設備等的聲功率及頻譜,測量某些電聲器件和設備的效率等聲學性能以及對靈敏機件作噪聲疲勞試驗等。
在國內,關于混響室的名稱多種多樣,公開發(fā)表的論文中出現(xiàn)的名稱包括“電波混響室”、“EMC混響室”、“電磁混響室”、“電磁混波室”等。為避免混淆,一方面,考慮到在形式上與另一種傳統(tǒng)意義的電磁兼容測試平臺“電波暗室”一致,比較習慣,也便于區(qū)分和理解;另一方面,在聲學領域,“混響室”使用更廣泛,而“混波室”使用比較少,而且混響室初是借鑒聲學研究中“混響室”的概念,所以有學者建議在國內統(tǒng)一使用“電波混響室”這一名詞。
混響室一詞在聲學領域和電磁學領域都有應用,其實,電磁學領域混響室一詞是源于聲學領域的,但是現(xiàn)在這兩個領域的很多人都直接用混響室一詞而不加區(qū)分。在這里,為了區(qū)分二者,將聲學領域的混響室稱為聲學混響室,將電磁學領域的混響室稱為電波混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