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具體做法是首先根據(jù)圖紙,在地基上,柱間距14cm,主道與岔道連接處采用30x30mm的柱子尺寸主道分為兩個高度上層主道12cm下層主道4cm,環(huán)行道采用30x30mm高度為8cm的柱兩主道通過環(huán)行岔道進行相連,其余主道均采用20x20mm的柱子。
經過橋模小組深入研究,在主體結構的鋼筋架設與模板拼裝過程中,我們采用32.5MPa強度的混凝土,水泥:沙:水比例為1:3:0.5的比例,將三者放在一起進行攪拌,然后對柱子進行澆筑,當達到標準拆模時間后再進行拆模養(yǎng)護,架設橋面模板采用40x40x160mm的尺寸的試塊用于支架作用,采用三合板分塊拼裝成橋面寬12cm橋厚1.2cm的標準,采用1.6mm與2.00mm的金屬線充當鋼筋的作用,鋼筋綁扎是根據(jù)規(guī)范主道采用口字形扎法岔道采用井字形扎法,密度與間隔盡可能與實際操作相結合,采用相同比例混凝土進行澆筑,當混凝土達到混凝土硬度標準后再進行養(yǎng)護處理,達到28d后再進行拆模工作,此過程與實際操作相吻合。
相對其它的一些建筑來說,我們使用到的橋梁模型的意義,會比較相同,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不管是方案還是做分析,都是比圖紙更加真實且很好的反映整個建筑。所以使用橋梁模型,可以讓我們看到本來想不清楚的東西或者是沒有想到的東西,特別是一些比較復雜的建筑,更是應該這樣,所以這就是有關制作橋梁模型的意義。
居民地按照級別、比例關系處理。依比例表示的建筑物和街道、街區(qū),依比例塊狀式街區(qū),以及不依比例尺點狀居民地??筛鶕?jù)不同的比例尺大小、居民地等級及重要性來選擇不同的表示方法,并根據(jù)用途及要求確定表現(xiàn)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