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模具間隙的選擇
模具的間隙與沖壓材料的類型和厚度有關。間隙不合理會導致以下問題:
(1) 如果間隙過大,待沖壓件的毛刺相對較大,沖壓質量較差。如果間隙過小,雖然沖孔質量好,但模具磨損比較嚴重,大大降低了模具的使用壽命,容易造成沖頭斷裂。
(2) 如果間隙過大或過小,很容易在沖孔材料上引起粘著力,從而在沖孔過程中產生條料。如果間隙太小,沖頭底面和板材之間容易形成真空,廢料反彈。
(3) 合理的間隙可以延長模具的使用壽命,具有良好的排料效果,減少毛刺和翻邊,保持板的清潔,孔徑不會劃傷板,減少磨刀次數,保持板的平直,并的沖壓定位。
本特征
(1)要求高精度。一對模具一般由凹模、凸模和模架組成,其中一些模具可以是多片分模。因此,上下模具的組合、鑲件與型腔的組合以及模塊的裝配都對加工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精密模具的尺寸精度往往達到μm級。
(2)形狀和表面復雜一些產品,如汽車覆蓋件、飛機零件、玩具和家用電器,具有由多個曲面組成的形狀表面。因此,模具型腔表面比較復雜。有些曲面必須進行數學處理。
(3)小批量模具生產不是大批量生產。在許多情況下,只產生一次付款。
(4)模具加工多工序,經常采用銑、鏜、鉆、鉸、攻絲等多種工藝。
(5)重復生產模具的使用壽命。當一對模具的使用超過其使用壽命時,必須更換一個新的模具,因此模具的生產經常是重復的。
(6)仿形模具生產中有時沒有圖樣或數據,仿形過程應按實物進行。這就要求仿真精度高,不變形。
(7)模具材料優(yōu)良,高硬度模具的主要材料多為優(yōu)質合金鋼,特別是高壽命模具,常用Cry2、CrWMn等材料。這些鋼從粗鍛、加工到熱處理都有嚴格的要求。因此,加工工藝的編制不容忽視,熱處理變形也是加工過程中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
工藝流程安排
(1)保證加工量的底面加工;
(2)鑄件毛坯對標,二維、三維型面余量檢查;
(3)二維、三維型材粗加工、非安裝面、非工作面加工(包括平臺面、保險杠安裝面、壓板面、側基準面);
(4)在半精加工前,側面基準面的對準應保證精度;
(5)半精加工二維、三維型材,精加工各類安裝工作面(包括擋塊安裝面及接觸面、鑲塊安裝面及靠背、沖頭安裝面、切屑刀安裝面及支承背面、彈簧安裝面及接觸面、各種行程限制工作表面、斜楔安裝面及背面)、各種導向面、導向孔、剩余參考孔、精加工高度參考面的半成品,并記錄數據;
(6)加工精度的檢驗和評定;
(7)鉗工鑲嵌工藝;
(8)精加工前,對準技術基準孔的基準面,檢查鑲塊的剩余量;
(9)精加工剖面2D、3D、側沖剖面及孔位、精加工基準孔及高度基準、導向面及導向孔;
形成五大參數:
1)壓力:包括注射壓力、保壓、夾緊力、背壓、噴射壓力、水壓等。
2)速度:包括注射速度、開閉速度、儲存速度、彈射速度等。
3)溫度:管材溫度、模具溫度、冷卻介質溫度、原半干燥溫度等。
4)時間:注射時間、保溫時間、冷卻時間、成型基礎等。
5)位置:儲料計量位置、松料、射段切換位置、保壓切換點、開模位置、頂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