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進包括如下作業(yè):
(1)接單根。在鉆進過程中,由于井在不斷加深,鉆柱也要及時接長,每次接入一根鉆桿叫做接單根。通常每根單根長近10m,打一口井要接很多次單根。用頂部驅動鉆井裝置時接立根(一般由三個單根組成)。
(2)起下鉆。在井底破碎巖石的鉆頭會逐漸磨損,當鉆頭磨損到一定程度后,破巖速度就會很慢,需要更換新鉆頭。為此,需將鉆柱從井中取出(起鉆),更換新鉆頭后再將新鉆頭及鉆柱下入井內(nèi)(下鉆)。這一過程稱為起下鉆。一口井一般要用多只鉆頭才能鉆成,可能需多次起下鉆。有時為了處理井下復雜情況和事故,進行測井、取心等作業(yè),也需要起下鉆作業(yè)。
(3)固井。一口井在鉆鑿過程所形成的井(筒)壁應當是穩(wěn)定的,才能保證繼續(xù)向下鉆進。實際上,井眼所要穿過的地層性質各異:有的地層巖石堅硬,井眼形成以后可以維持較長時間而不致坍塌;有的地層則很松軟、破碎,巖石極易坍塌落入井內(nèi);有的地層內(nèi)含高壓油、氣、水等流體;有的地層強度不高,易被壓裂,造成鉆井液漏失;有的地層含有鹽、石膏、芒硝等成分,對鉆井液產(chǎn)生不良影響等。盡管地層復雜多變,還是得設法將這些地層鉆穿。當這些地層被鉆穿以后,上述的各種復雜情況有的可能消失,對以后的鉆井不再危害,有的則繼續(xù)給鉆井工作造成麻煩,也許會形成隱患。為了保護已鉆成的井眼和使以后的鉆井工作順利進行,或為生產(chǎn)造成通路,防止各層間竄通,需要在適當?shù)臅r候對井眼進行加固,稱為固井。固井的方法是將套管下入井中,并在井眼與套管之間的環(huán)形空間內(nèi)灌注水泥漿(在套管的下段部分或全部環(huán)空)從而將套管和地層固結在一起,隔開某些地層。然后用較小的鉆頭繼續(xù)鉆出新的井段。一口井從開始到完成,常需下入多層套管并注水泥,即需進行數(shù)次固井作業(yè)。
(4)處理事故。如物件落入井內(nèi),需進行打撈;鉆桿斷在井內(nèi)也要打撈;鉆柱被卡在井內(nèi)時則要設法解除卡鉆。井噴失控著火是鉆井的災難性事故,處理這種事故難度。
(5)其他作業(yè)。在鉆井過程中要進行巖屑錄井、氣測等錄井工作,必要時還要鉆取巖心、進行電法測井等。探井在鉆遇好的油氣顯示時要進行地層測試等。
在地質工作中,利用鉆探設備向地下鉆成的直徑較小、深度較大的柱狀圓孔,又稱鉆孔。鉆井直徑和深度大小,取決于鉆井用途及礦產(chǎn)埋藏深度等。鉆探石油、天然氣以及地下水的鉆井直徑都較大。
鉆井工程是利用機械設備,將地層鉆成具有一定深度的圓柱形孔眼的工程。按巖石破碎方式和所用工具類型,又可分為頓鉆和旋轉鉆。
在地質工作中,利用鉆探設備向地下鉆成的直徑較小、深度較大的柱狀圓孔,又稱鉆孔。鉆井直徑和深度大小,取決于鉆井用途及礦產(chǎn)埋藏深度等。鉆探石油、天然氣以及地下水的鉆井直徑都較大。
利用機械設備或人力從地面將地層鉆成孔眼的工作稱為鉆井。通常指勘探或開發(fā)石油、天然氣等液態(tài)和氣態(tài)礦產(chǎn)而鉆鑿井眼及大直徑供水井的工程。鉆井在國民經(jīng)濟建設中的應用極為廣泛。
目前我國油 (氣) 田廣泛使用轉盤鉆鉆井。主要設備有井架、操作平臺、柴 油機、鉆機、鉆具、泥漿泵、發(fā)電機和測試 裝備以及燃料油罐、鍋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