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氫氣作為燃氣時,應特別注意防爆、防泄漏。
割炬點火可以在水上點燃帶入水下,或帶點火器在水下點火,前者帶火下沉時,特別在越過障礙時,一不留神有被火焰或燒壞潛水裝具的危險,在水下點火易發(fā)生回火和未燃氣體數(shù)量增多,同樣有爆炸的危險,應引起注意。
依據(jù)各種水下切割法的基本原理和切割狀態(tài)不同,大體上可將現(xiàn)有的水下切割法分為兩大類,即水下熱切割法和水下冷切割法。
水下熱切割法是利用熱源對金屬進行加熱,或在純氧氣中燃燒,使金屬熔化,并采取某種措施將熔化金屬或熔渣去除而形成切口的切割方法,如水下氧-火焰切割、水下電弧切割、水下電弧-氧切割等。
水下冷切割法是利用某種器具或某種高能量,在金屬處于固態(tài)情況下直接破壞分子間的結(jié)合而形成切口的切割方法,如水下機械切割法、水下高壓水切割法等。
一般情況下,水下切割過程多從被切割工件的邊緣開始,向中間切割,直至切斷;但有時受結(jié)構(gòu)特點或環(huán)境所限,需從中間開始切割。
從中間開始切割時,要比從邊緣開始切割容易一些。首先將割條端部觸及工件,使之與工件的切割面成80°~85°角,然后采用接觸法或劃擦法引弧。引弧后保持原地不動,直至割穿后再開始正常切割。
維弧切割法是指起始切口形成后將割條提起,離開工件表面約2~3mm,并與工件保持垂直,然后沿切割線均勻地向前移動,始終維持電弧不熄滅。該方法適用于厚度在5mm以下薄鋼板的水下切割。由于潛水員在水下保持身體的穩(wěn)定性較困難,故電弧不易保持穩(wěn)定。另外,切割質(zhì)量也略低于支撐切割法,因此實際應用中不大采用維弧切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