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分為室外開放式和室內封閉式兩種。 [6] 室外開放式包括溝式、棚式、庭院式等,讓其在保護圈內,類似于自然條件下的生長繁殖。室內封閉式養(yǎng)殖可用塑料盆、土盆、木箱、水泥池、缸、桶、罐等,用紗罩、濕布、薄膜封口,保溫保濕防鼠害。室內封閉式飼養(yǎng)便于溫度、濕度的調控,加上充足的飼料,不僅可解除蝸牛的冬眠,而且可達冬繁冬養(yǎng)的目的。室內飼養(yǎng)用塑料薄膜封閉四周,以保持溫度、濕度。
對環(huán)境極為敏感,當濕度、溫度不適宜時,蝸牛會將身體縮回殼中并分泌出粘液形成保護膜,封住殼口,以克服不良環(huán)境的干擾。當環(huán)境適宜后,便會自動溶解保護膜重新開始活動。因此在養(yǎng)殖過程中要注意氣溫和濕度的影響。適宜溫度為16℃~30℃,濕度60%~85%,土壤濕度在40%左右,pH為5~7,當溫度低于15℃,高于35℃時休眠,停止生長和繁殖。
它白天躲藏在泥洞、墻縫、野草叢中或樹葉下。冬季寒冷伏于石隙或土中避寒。白玉蝸牛為雌雄同體,異體受精,多在夜間或黎明時交配。4~6月和9~11月是蝸牛產卵的季節(jié),全年可產卵6~7次,8天左右卵即可孵化出幼白玉蝸牛,一般壽命5~6年。
生活于田野農作物上,森林樹和陰濕的環(huán)境中,對光刺激敏感,它在微弱的光線下的能見度是6至7公分,而在強光下它的能見度卻只有不到1公分。喜陰濕環(huán)境生長,喜鉆入疏松土中, 主要目的一是吸取養(yǎng)份、有機物、鈣質,二是調節(jié)體內水份和溫、濕度,三是預防敵害,四是產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