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設計是從制訂出新產品設計任務書起到設計出產品樣品為止的一系列技術工作。其工作內容是制訂產品設計任務書及實施設計任務書中的項目要求(包括產品的性能、結構、規(guī)格、型式、材質、內在和外觀質量、壽命、可靠性、使用條件、應達到的技術經濟指標等)。
產品設計應該做到:
(1) 設計的產品應是的、高質量的,能滿足用戶使用需求。
(2) 使產品的制造者和使用者都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3) 從實際出發(fā),充分注意資源條件及生產、生活水平,作適宜的設計。
(4) 注意提高產品的系列化、通用化、標準化水平。
其主要種類有:新產品自行設計;外來樣品實物測繪仿制;外來圖紙設計;老產品的改進設計。
1.一定要以“階段性”的視角去審視產品
以前工作經驗淺的時候,我信奉的原則是“一定要朝著90分去做方案”,回頭來看,這個原則很美好,但很不成熟,因為這個原則背后,缺乏產品生命周期意識。
任何事物都有“生”有“死”,在不同時間有不同特點,這是不爭的事實。而一個產品也是有產品生命周期。當前比較主流的產品生命周期分類法是。
驗證階段(快速上線產品,驗證產品是否有人用戶,是否滿足市場需求)
成長階段(完善核心競爭力,提高用戶量和市場份額)
成熟期(提高產品線的運轉效率,開源節(jié)流)
衰退期(開始轉型,尋找新的出路)
當意識到這個周期存在時,你就會發(fā)現,不是每一次都要做出90分的方案產品。典型的例子是,驗證階段和成長階段,在基礎功能上的做到60分,核心功能的75分,比基礎功能和核心功能上都做到90分,更加合理,因為這既滿足了階段性的目標,又符合實際的資源投入情況。
畢竟做產品的資源永遠是稀缺的,不可能有完美的資源投入,只有的資源投入。
產品設計中所涉及的產品結構設計,主要是產品的外部殼體結構設計。目前殼體材料主要是金屬材料通過鈑金沖壓工藝成型和塑料通過注塑工藝成型。常見產品的結構設計主要有鈑金結構的設計、塑料產品的結構設計、電子設備整機結構這三大類。
鈑金結構的設計主要包含拉深件、沖裁件、彎曲件的結構設計。拉深件的結構設計,其外形應均勻對稱,輪廓變化柔和、順滑,頂部凸緣寬度一致,底部孔大小合適,整體結構設計合理,工藝性良好。沖裁件的結構設計是指沖裁件對沖裁工藝的適應性,良好的沖裁結構設計應保證材料利用率高、工序數目少、模具結構簡單且壽命高、產品質量穩(wěn)定等。一般情況下,對沖裁件結構影響的是精度要求和幾何形狀及尺寸。彎曲是使材料產生塑性變形,形成一定曲率和角度零件的沖壓工序,具有良好工藝性的彎曲件,能簡化彎曲工藝過程的提高彎曲件的精度。
一、親密性
所謂親密性就是把所有相關的東西放在一起,如果把多個具有相關性的東西放在一起,便可以得到更加實用的一件產品,甚至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對齊
設計中的所有元素都不應該是隨意放置的,它們的存在和位置都應該是有理由的有原因的。每個元素都應該與整體和單個元素之間具有某種聯系,這樣就能形成一種和諧的美觀的視覺感受。
三、對比
對比的核心目的就是要形成主次關系,什么是要優(yōu)先傳遞的信息,什么是次要的輔助的信息。
四、重復
重復是設計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它們能讓整個設計看起來更具有一致性,從而形成統(tǒng)一的設計表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