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朝成豐年間起,裝茅臺酒的酒瓶就改用底小、口小、肚大的陶質壇形酒瓶了。這種壇子現在市場上都有,按不同量設計的大小,有0.5公斤、1公斤和1.5公斤的型號。
裝茅臺酒的酒瓶曾一度改為微扁長方形酒瓶。在1915年以后,就又改革,用圓柱形、體小嘴長的黃色陶質釉瓶。新中國成立后,用了一段時間的白色陶瓷瓶,但那時候成本太高了以及運輸中經常滲漏。
茅臺酒在中國有著悠久的釀造歷史和釀造工藝。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不僅讓茅臺酒成為廣受好評的酒中名品,更讓茅臺酒跟我國近代政治、外交等重大歷史事件息息相關。
因此,為了能夠揭開不為人知的茅臺,人民網的記者曾專門到訪茅臺酒廠內部,想要為外界揭開這個國賓宴會??偷恼鎸嵜婕啞?
正是因為這次的采訪,才讓外界見識到了15年前茅臺生產車間原貌,從武警站崗把守的情況來看,茅臺酒的釀造工藝是何等的神秘。
此后,茅臺酒迎來了鼎盛時期,不僅走出了貴州深山,成為唐宋時期的宮廷貢酒,還經由南絲綢之路,遠銷海外。而茅臺酒發(fā)展的真正頂峰是在清朝時期。
那時候的茅臺鎮(zhèn)已經成為釀酒圣地,茅臺酒開始出現了很多種類,比如茅臺春、茅臺燒春和同沙茅臺等。到了清康熙年間,"偈盛燒房"將他們生產的酒正式定名為茅臺酒。
茅臺酒,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茅臺鎮(zhèn)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1-3]
茅臺酒是中國的傳統(tǒng)特產酒。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同時是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一。也是大曲醬香型白酒的鼻祖,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貴州茅臺酒的風格質量特點是“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其特殊的風格來自于歷經歲月積淀而形成的獨特傳統(tǒng)釀造技藝,釀造方法與其赤水河流域的農業(yè)生產相結合,受環(huán)境的影響,季節(jié)性生產,端午踩曲、重陽投料,保留了當地一些原始的生活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