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催化反應類別,貴金屬催化劑可分為均相催化用和多相催化用兩大類。均相催化用催化劑通常為可溶性化合物(鹽或絡合物),如氯化鈀、氯化銠、醋酸鈀、羰基銠、三苯膦羰基銠等。多相催化用催化劑為不溶性固體物,其主要形態(tài)為金屬絲網(wǎng)態(tài)和多孔無機載體負載金屬態(tài)。金屬絲網(wǎng)催化劑(如鉑網(wǎng)、銀網(wǎng))的應用范圍及用量有限。絕大多數(shù)多相催化劑為載體負載貴金屬型,如Pt/A12O3、Pd/C、Ag/Al2O3、Rh/SiO2、Pt-Pd/Al2O3、Pt-Rh/Al2O3等。在全部催化反應過程中,多相催化反應占80%~90%。按載體的形狀,負載型催化劑又可分為微粒狀、球狀、柱狀及蜂窩狀。按催化劑的主要活性金屬分類,常用的有:銀催化劑、鉑催化劑、鈀催化劑和銠催化劑。 應用 貴金屬催化劑以其優(yōu)良的活性、選擇性及穩(wěn)定性而倍受重視,廣泛用于加氫、脫氫、氧化、還原、異構化、芳構化、裂化、合成等反應,在化工、石油精制、石油化學、醫(yī)藥、環(huán)保及新能源等領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貴鉛中含金、銀不高,而雜質(zhì)銅、鉛、鉍等相當高,因此,必須送去氧化精煉以除去雜質(zhì),提高金銀合金的品位。 貴鉛的氧化精煉也叫吹灰,即在高于主體金屬(鉛)的氧化物的熔點溫度,進行氧化熔煉。貴鉛吹在的烊質(zhì),是往貴鉛熔池表面鼓風,并加入氧化劑,使鉛和其它雜質(zhì)氧化,形式不溶金銀的浮渣而與金銀分離,得到金銀質(zhì)量分數(shù)為95%以上的金銀合金。 將貴鉛塊置于灰皿內(nèi),點為加熱,升溫至900℃以上,隨著爐溫的升高貴鉛逐漸熔化,逐漸升溫并保持爐溫在1050-1150℃。 架設風管,往熔池表面吹風,使用雜質(zhì)氧化,吹風管的管口置于熔融金屬液面以上約150mm處,吹入的風只使熔融金屬液面產(chǎn)生波紋,以免金、銀的飛濺而損失。
鉛的晶體結構為立方晶格。鉛的密度大、硬度小、熔點低、沸點高,對電和熱的傳導性能差,可吸收放射線,故用于制造放射性物質(zhì)的容器和用作防護材料。 [5] 此金屬抗腐蝕力很強,有一些古羅馬人安裝的鉛管至今完好無損。鉛多用于管道(雖然現(xiàn)在已由塑料取代)。鉛也用來遮隔X射線,用于制造軍火、充當電纜的外套,用于結晶玻璃(作鉛氧化物),以及用作抗爆劑(如四乙鉛,(C2H5)4Pb)。大多數(shù)鉛鹽不溶于水,只有硝酸鹽(Pb (NO3)2)和醋酸鹽(Pb(CH3COO)2)例外。嚴重鉛中毒會引起腹瀉與嘔吐,但鉛中毒通常是慢性的,癥狀是、肌肉痛、貧血及神經(jīng)與大腦損傷。兒童尤其易從汽車排放的廢氣中吸入過量的鉛。 [6] 居民區(qū)大氣中鉛的日平均容許濃度為0.00007mg/m,地面水中容許濃度為0.1mg/L。
活性炭是一種經(jīng)特殊處理的炭,將有機原料(果殼、煤、木材等)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熱,以減少非碳成分(此過程稱為炭化),然后與氣體反應,表面被侵蝕,產(chǎn)生微孔發(fā)達的結構 (此過程稱為活化)。由于活化的過程是一個微觀過程,即大量的分子碳化物表面侵蝕是點狀侵蝕 ,所以造成了活性炭表面具有無數(shù)細小孔隙。活性炭表面的微孔直徑大多在2~50nm之間,即使是少量的活性炭,也有巨大的表面積,每克活性炭的表面積為500~1500m2,活性炭的一切應用,幾乎都基于活性炭的這一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