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蝦身體前部為頭胸部,較粗短,由頭部6節(jié)與胸部8節(jié)愈合而成,共14節(jié),分節(jié)不明顯,覆蓋頭胸部的背面和兩側的一片堅硬的大甲殼,叫做頭胸甲,它的前端中央有平直前伸、細長而尖利的額角,俗稱蝦槍或額劍,具有保護眼睛和防御敵害的作用。額角側扁,上、下緣皆有短齒,呈鋸齒狀.對蝦屬中不同種短齒數(shù)有所不同,這是分類依據(jù)之一.
對蝦身體的后部為腹部,較細長,由7節(jié)構成,分節(jié)很明顯。前5節(jié)較短,第六節(jié)為長。腹部自前到后逐節(jié)變細,量后一節(jié)很細,末端甚尖,稱為尾節(jié)。肛門位于尾節(jié)腹面的基部.腹部各體節(jié)的背面及兩側均包被一比較堅硬的甲殼,前一片的后緣均覆于后一片之上,相連處的甲殼薄而柔軟,前后折疊,以便于體節(jié)的活動 [1] 。
太平洋的東海岸因受到兩股寒流的影響(加利福尼亞寒流和秘魯寒流),所以對蝦的分布由加利福尼亞半島、墨西哥、中美洲,至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爾。西海岸因有黑潮暖流與其支流的影響,日本、韓國、中國、菲律賓、泰國、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等,均為重要的對蝦分布區(qū) [5] 。
每個蝦池能在東西南北中各設置一個飼料觀察臺。飼料臺的設置有利于觀察對蝦的攝食情況及飼料的投放多寡。通過飼料臺的觀察可了解和掌握對蝦的胃飽滿度、飼料投放是多是少及對蝦糞便情況和對蝦的分布情況,以便決定下餐飼料投放是增還是減及某一部分的投放量。
增氧機的配套,一般每畝匹配1匹,放苗密度超過6萬尾的,應每畝配1匹以上的增氧機。增氧機的匹配是采用葉輪式、潛水式和納米管三種機種配套,效果更佳。增設增氧機不但可避免對蝦缺氧浮頭,還可改善水環(huán)境,水況因子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