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私印即為漢代的私人用印,是古印中數(shù)量多、形式為豐富的一類。不僅形狀各異,朱白皆備,更有朱白合為一印,或加四靈等圖案作為裝飾的,進而有多面印、套印(子母印)、帶鉤印等。印文除了姓名之外,往往還加上吉語、籍貫、表字以及“之印”、“私印”、“信印”等輔助文字,鈕制極為多樣,充分顯示了漢代工匠的巧思。兩漢私印仍以白文為多,西漢以鑿印為主,東漢則有鑄有鑿。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銅印身價的與日俱增,贗品也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市場上。由于銅本身的價格不如金銀,因此造假成本比較低,加上拍賣價格比較高,因此巨大的利益驅(qū)使了造假者紛紛出手。收藏市場上的銅印贗品,絕大多數(shù)是翻砂澆鑄的粗劣之作。印鈕兩側(cè)的標記文字也是澆鑄成形的,文字不清或似是而非。為了使贗品更加逼真,造假者往往會人為制作黑色包漿,常用辦法是涂上油臘烤燒數(shù)遍之后即成,但往往可以通過手剝看到下面的黃銅。
使用須知
1,必須使用質(zhì)量好的印泥,油性印泥效果好。
2,蓋印時印稿需墊帶彈性的墊片。
3,經(jīng)常用牙刷和清水清洗印面。
有些用章人士往往有個誤區(qū),他們總是將機壓膠皮和水晶膠皮、原子印與滲透印混為一談,然而這幾種產(chǎn)品卻有很大的差別。
首先我們談一談水晶印與機壓膠皮印:機壓膠皮從制作工藝上比水晶膠皮要復雜得多,它采用的是耐腐耐磨耐高溫的原料,通過特殊液壓設(shè)備——熱壓機,高溫高壓制作而成;而水晶印采用的是感光凝膠,通過感光設(shè)備——水晶機的曝光,曬版制作而成。從耐用性來說,機壓膠皮比水晶膠皮要耐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