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壓配電工程一般按照在全部和部分帶電的盤上進行工作,應將檢修設備與運行設備以明顯標志隔開;有電流互感器和電壓互感器的二次繞組應有性的、可靠的保護接地;在運行的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時,應采取下列措施;為了可靠地將電流互感器二次線圈短路,必須使用短路片和短路線,禁止使用導線纏繞;禁止在電流互感器與短路端子之間的回路和導線上進行任何工作;在運行中的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時,應采取下列措施;二次回路通電試驗時,為防止由二次側向一次反變壓,除將二次回路斷開外,還應取下一次熔斷器;二次回路通電或耐壓試驗前,應通知值班員和有關人員,并派人看守現(xiàn)場,檢查回路,確認無人工作后方可加壓;檢查斷電保護和二次 回路的工作人員,未經值班人員許可,不準進行任何倒閘操作。
受電柜也叫進線柜,這個電控柜設計用來從電網上接受電能,也就是從進線到母線。一般來說安裝有斷路器、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隔離開關等元件。受電柜是用于主電源進線,連接的順序依次是母線刀閘、開關、線路刀閘。
PLC 問世以來,盡管時間不長,但發(fā)展迅速。為了使其生產和發(fā)展標準化,美國電氣制造商協(xié)會NEMA(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ory Association) 經過四年的調查工作,于1984 年首先將其正式命名為PC(Programmable Controller),并給PC 作了如下定義
“PC 是一個數字式的電子裝置,它使用了可編程序的記憶體儲存指令。用來執(zhí)行諸如邏輯,順序,計時,計數與演算等功能,并通過數字或類似的輸入/輸出模塊,以控制各種機械或工作程序。一部數字電子計算機若是從事執(zhí)行PC 之功能著,亦被視為PC,但不包括鼓式或類似的機械式順序控制器。”
采用模塊化結構
為了適應各種工業(yè)控制需要除了單元式的小型PLC 以外絕大多數PLC 均
采用模塊化結構PLC 的各個部件包括CPU 電源I/O 等均采用模塊化設計由
機架及電纜將各模塊連接起來系統(tǒng)的規(guī)模和功能可根據用戶的需要自行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