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級服務器所連的終端比較有限(通常為20臺左右),況且在穩(wěn)定性、可擴展性以及容錯冗余性能較差,僅適用于沒有大型數(shù)據(jù)庫數(shù)據(jù)交換、日常工作網絡流量不大,無需長期不間斷開機的小型企業(yè)。不過要說明的一點就是目前有的比較大型的服務器開發(fā)、生產廠商在后面我們要講的企業(yè)級服務器中也劃分出幾個檔次,其中檔的一個企業(yè)級服務器檔次就是稱之為“入門級企業(yè)級服務器”,這里所講的入門級并不是與我們上面所講的"入門級"具有相同的含義,不過這種劃分的還是比較少。還有一點就是,這種服務器一般采用Intel的專用服務器CPU芯片,是基于Intel架構(俗稱"IA結構")的,當然這并不是一種硬性的標準規(guī)定,而是由于服務器的應用層次需要和價位的限制。
服務器的易使用性主要體現(xiàn)在服務器是不是容易操作,用戶導航系統(tǒng)是不是完善,機箱設計是不是人性化,有沒有關鍵恢復功能,是否有操作系統(tǒng)備份,以及有沒有足夠的培訓支持等方面
對于一臺服務器而言,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它的“可用性”,即所選服務器能滿足長期穩(wěn)定工作的要求,不能經常出問題。其實就等同于Sun所提出的可靠性(Reliability)。
刀片式服務器是指在標準高度的機架式機箱內可插裝多個卡式的服務器單元,實現(xiàn)高可用和高密度。每一塊“刀片”實際上就是一塊系統(tǒng)主板。它們可以通過“板載”硬盤啟動自己的操作系統(tǒng),如Windows NT/2000、Linux等,類似于一個個獨立的服務器,在這種模式下,每一塊母板運行自己的系統(tǒng),服務于指定的不同用戶群,相互之間沒有關聯(lián),因此相較于機架式服務器和機柜式服務器,單片母板的性能較低。不過,管理員可以使用系統(tǒng)軟件將這些母板集合成一個服務器集群。在集群模式下,所有的母板可以連接起來提供高速的網絡環(huán)境,并同時共享資源,為相同的用戶群服務。在集群中插入新的“刀片”,就可以提高整體性能。而由于每塊“刀片”都是熱插拔的,所以,系統(tǒng)可以輕松地進行替換,并且將維護時間減少到小。
服務器的硬件組成較為復雜,對于服務器硬件的維護應由專業(yè)人員進行。在維護和保養(yǎng)存儲設備時,我們首先應當對其容量進行測試,看是否需要進行擴容等操作。存儲容量一定要能滿足任務的需求,并留有一定的冗余量。在拆卸和更新服務器設備時,務必讓設備處于斷電狀態(tài)并進行接地處理。即便是更換簡單的部件,這些環(huán)節(jié)也不能省略。對于一些不熟悉的部件,要反復仔細的閱讀說明書和參照文件,在沒有十足把握的前提下切忌盲目拆解。要定期對服務器進行除塵處理?;覊m對硬件的工作有著很強的影響,特別是服務器這種高溫高速運行的設備,大量的積塵對設備造成的傷害往往是致命的。除塵工作要科學有序的進行,不能想當然,也不能蠻干。在除塵過程中特別注意對電源系統(tǒng)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