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視鑒別之前:嗅
在目視鑒別之前,可以加入一道鑒別步驟:嗅。
拿起酒瓶,將瓶蓋與瓶口結合處靠近鼻尖,用力仔細嗅聞,如果有一股濃香型或清香型或其它香型酒味,則必假無疑。茅臺酒有一種特殊的醬香,如果嗅覺靈敏,可以在瓶口處甚至紙盒、紙箱等包裝物上嗅到醬香殘留。
順便說一句,瓶口處有輕微滲漏并不能判斷為假酒,真品也存在漏酒的可能,不過漏酒的概率非常小。
茅臺酒紙盒的設計風格與酒瓶正標背標一樣,以“紅、黑、白、金”四色為主色調。
紙盒正面。上部金色背景,左側是單個飛天仕女從天而降,手捧酒杯,右側是黑色套白麥華三老先生手書“貴州茅臺酒”,上部左下角是“一七〇四年”紅色方印。下部是白底黑字“KWEICHOW MOUTAI”,為“貴州茅臺”的英文翻譯。
將紙盒順時針轉動90度到側面。該面分三段,上段為紅底白字“KWEICHOW MOUTAI”;中段為三個標志,依次為圓形有機認證圖標(以前的包裝此圓形圖標下面還有中英文有機認證字樣,以及認證號,現在有些包裝已經沒有這些字樣和認證號了,只剩下圓形圖標)、圓形中國有機產品圖標、橢圓形中華人民共和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貴州茅臺酒)圖標。
繼續(xù)轉動90度到紙盒背面。有“貴州茅臺酒”篆書不規(guī)則豎橢圓紅印,下部有條形碼。
繼續(xù)轉動90度到側面。是一個茅臺酒瓶的正面圖,注意,這個圖片里面的茅臺酒沒有飄帶和小紅帽。如果該圖片有飄帶和小紅帽,則必為假酒。另外,圖片中酒瓶瓶蓋上有暗記。
紙盒上面。上面是一個立體感很強的圓形茅臺LOGO,緩慢傾斜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赤水河水仿佛在流動,白云也在漂移、聚集、消散。注意,白云里面暗藏玄機。
紙盒底面。四片壓舌呈漩渦狀,弧線,較強美感。如果底部構造不是如此,就值得懷疑。
紙盒內側。白底,金色麥華三先生手書“貴州茅臺酒”遍布其中。注意,內側面和內上表面都有,但底面沒有;四個內側面的下端也沒有。
紙盒內包含一張《防偽方法介紹》、一個小紙盒里面兩個小酒杯,一瓶酒。這張做成開頁的《介紹》印刷特點、小酒杯的造型特征、小酒杯包裝紙盒的外觀細節(jié)、小酒杯紙盒的捆扎紅絲帶等,都有具體的要求。但這些不是本文的重點,這些內容我們可以在本文的評論及評論回復中慢慢討論。
茅臺酒瓶底部的數字有何含義?
答:瓶子生產線的編碼
主要用于對瓶子質量的追溯,并不代表酒的優(yōu)劣。
茅臺酒瓶底部的HB、MB、CKK等字樣是什么意思?
答:瓶子生產企業(yè)的代碼
茅臺瓶底有四種代碼:“HB”、“MB”、“CKK”、“口”,這并不是什么“暗號”,而是茅臺4家不同的瓶子生產企業(yè)的代碼。通常一箱茅臺酒的瓶底代碼相同,而一箱茅臺多也只會有2種代碼。
中國的釀酒技術的發(fā)展可分為二個階段,階段是自然發(fā)酵階段,經歷數千年,傳統(tǒng)發(fā)酵技術由孕育,發(fā)展乃至成熟。即使在當代天然發(fā)酵技術并未完全消 失。其中的一些奧秘仍有待于人們去解開。人們主要是憑經驗釀酒,生產規(guī)模一般 不大,基本上是手工操作。酒的質量沒有一套可信的檢測指標作保證。
第二階段是從民國開始的,由于引入西方的科技知識,尤其是微生物學,生 物化學和工程知識后,傳統(tǒng)釀酒技術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懂得了釀酒微觀世界 的奧秘,生產上勞動強度大大降低,機械化水平提高,酒的質量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