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樹,為雙子葉植物綱、無患子目、漆樹科、鹽膚木屬落葉小喬木。奇數羽狀復葉互生,長圓形至披針形。直立圓錐花序頂生,果穗鮮紅色。果扁球形,有紅色刺毛,緊密聚生成火炬狀。果實9月成熟后經久不落,而且秋后樹葉會變紅,十分壯觀。原產歐美,常在開闊的沙土或礫質土上生長。
火炬樹側根多,且水平延伸。每年苗木出圃時,選擇粗度在1厘米以上的側根,剪成20厘米長的根段,按根的極性,頂部向上,莖部向下,40×30厘米的株距,直插在整好的圃地上。插后根段頂部覆2至4厘米薄土,經常噴水保持濕潤。一般是先發(fā)不定芽,破土長出新枝,然后生根成活。當年苗高1米以上。
火炬樹作為外來物種,繁殖能力很強。盡管火炬樹是否為入侵樹種尚無定論,但是,對其在小面積范圍內的大量繁殖進行控制已勢在必行。
火炬樹根部萌芽能力強,自然繁殖能力快,造林成活率高,在人為破壞及森林火災后仍能以頑強的生命力而重獲新生。同時具有的耐寒、耐旱和耐鹽堿能力,對周圍環(huán)境具有極強的適應性,是一種良好的護坡、防火、固堤及封灘、固沙保土的先鋒造林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