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技術是我國所有IT行業(yè)共同面臨的壁壘,這項技術一直為美國控制和壟斷。目前國內已經成功研發(fā)出DSP指紋鎖專業(yè)處理芯片,芯片一般在臺灣封裝,國內廠家進行算法軟件的燒錄;絕大部分指紋鎖廠家采用國內指紋算法芯片。網上所謂的德國指紋算法、美國指紋算法。
指紋傳感器主要為光學傳感器和半導體傳感器,光學傳感器主要指使用coms等光傳感器件,獲取指紋圖像,市面上一般都做成整體模塊的形式,此類傳感器價格較低,但體積較大,一般使用于指紋鎖,指紋門禁等產品。
指紋鎖是通過電子部件及機械部件的精密組合而生產出的產品。指紋鎖本質的無非是、便捷、時尚三個方面。拒真率和認假率無疑是重要的指標之一,也可以稱作拒識率和誤識率,目前有幾種表達的方式:
(1)所用指紋頭的分辨率,如500DPI。
現有光學指紋傳感器的精度一般是30萬像素,也有個別企業(yè)采用10萬像素的。
(2)用百分比的方式:比如一些參數上寫的等。
當然這都是各個企業(yè)宣傳的參數,無論是500 DPI還是拒真率(3)對于“拒真率、認假率”相互之間此消彼長的說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確的,這個好像在數學上是“假設檢驗”的概念:在同一水平上,拒真率高,認假率就低,反之亦然。這是反比關系。但是為什么說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是正確的呢,因為如果工藝和技術水平提高的話,這兩個指標都能降下來,所以本質上還是要提高技術水平。有些廠家為了加快認證,通過降低等級的做法,以犧牲為代價,來制造速度快、識別能力強的假像。這在樣鎖或演示鎖中出現的比較多。
(4)根據相關標準,家庭進戶門用指紋防盜鎖等級應當為3級,即拒真率≤0.1%,認假率≤0.001%。
穩(wěn)定性是指紋鎖重要的指標,一般需一年以上的實際使用后才會慢慢穩(wěn)定下來,定型。消費者在選購時選擇主營生產指紋鎖的廠家。這類企業(yè)一般擁有較好的生產經驗。研發(fā)經驗是的穩(wěn)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