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院就是表演戲劇的地方,觀眾可以在里面欣賞表演。
斯卡拉歌劇院是原址重建的第二座歌劇院,首座歌劇院Teatro Ducale于1776年2月25日在一個狂歡會后發(fā)生的一場火警中焚毀。90名于舊劇院內(nèi)擁有私人包廂的米蘭富翁寫信給奧地利大公斐迪南一世,要求重建一座新劇院,及一座臨時劇院供新劇院未竣工前使用。
新古典建筑師皮爾馬里尼 (Giuseppe Piermarini)所構(gòu)思的初步設計被當時的奧地利總督費爾米安伯爵 (Count Firmian)拒絕。重新構(gòu)思的第二個設計于1776年被奧地利女大公瑪麗亞·特蕾西亞 (Maria Theresa)接納。劇院設有超過3,000個座位及一個會堂,觀眾廳呈馬蹄形,有6排的包廂。幕前闊26米,高27米,要舞臺則高20米。
新劇院的位置原本是圣瑪利亞斯卡拉教堂 (Santa Maria alla Scala)的所在地,圣瑪利亞斯卡拉教堂后來被改作俗用及拆除,原址興建的新劇院因而得名斯卡拉歌劇院。新歌劇院由Pietro Marliani、Pietro Nosetti、Antonio及Giuseppe Fe歷時兩年建成。
建筑造價100萬里拉(約合317.6萬人民幣),由出售包廂支付。包廂的擁有人大花金錢豪裝自己的包廂,華麗的包廂給很多人,如司湯達,留下深刻的印象。斯卡拉歌劇院建成后旋即成為一眾米蘭貴族及富豪的集中地。于舊時,正廳 (platea)沒有設置座位,觀眾要站著觀看表演。在場觀眾亦會看到樂團,由于樂團的池臺 (golfo mistico)當時并未建成。